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民主权     
弥尔顿在近代史上明确首肯"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而率先对人民主权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是英国民主革命的宪政家洛克。当然,就人民主权作明确而系统的解析人是卢梭。他以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为依托,革命性地改造了主权概念,创立了与各种形式的专制主权论有原则区别的人民主权论。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也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批判地汲取传统人民主权说的同时,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结合劳动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经验,使人民主权理论发展到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3.
对卢梭与贡斯当"人民主权学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探讨贡斯当怎样把卢梭的"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演化成"具体的人民主权学说",借以厘清人民主权学说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4.
数字主权指国家对数字空间的最高统治权,数字主权安全指国家数字主权不受侵害,以国家在数字领域的管辖权、独立权、平等权及防卫权不受侵害为标志,由数字事务管辖能力、数字规则主导能力及数字防卫能力来保障。当前国家数字主权安全面临着三大挑战:一国扩展数字主权对他国数字主权的削弱、数字平台实施技术垄断对国家数字主权的威胁和个人不当运用数字技术对国家数字主权的弱化。国家应对数字主权安全挑战的路径是:加强国家数字能力建设,以因应他国数字主权扩展;秉持国家安全至上理念,以规制数字平台垄断行为;坚持全球合作原则,以价值共识导引个人数字技术运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主权分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具有相互性的特点 ,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国经济主权空间和权能的分让 ,在实质上则是经济权益的互相共享。因为现实中的经济主权分享往往是不均衡的 ,通常更有益于外来经济一方 ,对进入国而言存在主权被过渡分享的不安全倾向 ,要求民族国家高效地发挥自己的主权运作效率 ,维护好本国经济主权 ,争取有益的主权分享。于是研究这种主权分享及其相关问题 ,对主权国有效地保护自己 ,充分利用好全球化的“便车”之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同时理论界也出现了一些"弱化"甚至"废弃"国家主权的观点,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在此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应从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来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论的创新,具有兴民生、亲民情、从民意、释民慧、励民志多重人民维度。  相似文献   

8.
三大机构的评级很大程度是站在发达国家立场,所采用的评级方法也过于陈旧,其在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地位理应破除.2010年,大公国际首次公布了对50个国家的信用评级,试图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及其固有评级模式,建立一套新型的评级体系.大公国际进行主权信用评级的指导思想与三大评级机构不同,核心评价指标也存在很大差异,评价结果也有明显不同:对政治稳定、经济表现优秀及前景良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高于三大机构,而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的评级则明显低于三大机构.这反映了大公国际与三大机构评级理念的根本差异:不以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作为划分标准,更注重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国家经济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重大影响。正确分析与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的策略,趋利避害,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更好的维护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0.
正确划分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 ,深入探讨经济主权在国家主权中的地位 ,研究经济安全在综合安全中的状态 ,有利于我国在加入WTO后 ,规避经济风险 ,保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试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变迁 ,探讨国家经济主权对经济安全的保障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中国保障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应把着眼点放在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建立起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理念、重视制度建设、注重人力支持、发挥外交特色与优势、注重和发展中国特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构建双向心理契约、提升导游人员职业认同感是新形势下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稳定并发展导游队伍的前提基础。论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现阶段导游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并从旅行社、教育部门、社会舆论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坚定不移进行反官僚主义、反腐败的有力武器;为我国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为中国发展创造稳定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目标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制度优势中,这种坚持人民立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利于发挥人民的主体创造作用,有利于党传承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在创造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既是中国梦的筑造者,又是中国梦的享有者。人民幸福贯穿于中国梦的始终,是中国梦提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的归宿,因而是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中国梦在不断实现人民幸福的进程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
增强人民的体质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我国人民体质的增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此,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两者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全新政治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思想。深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从根本立场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至上,突出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和实践主体性;从发展动力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维护人民利益,要求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工作重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从依靠力量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构建良好党群关系;从价值取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经济领域的分配公平、推进五位一体的民主成果共享、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真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尤其是人民民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和观点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国家观在《莱茵报》前后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是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与现实生活二者矛盾引起的.经过现实的洗礼,马克思终于得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在此基础上反对黑格尔所倡导的君主立宪,主张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2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参与主体、制度构建、实践路径等方面相较于西式民主政治体制来说,都具有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全过程”为特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主”为目标,由此构建的人民民主政治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