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爱护爱惜]爱护:指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2.[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3.[辨别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伪或好坏。  相似文献   

2.
澳门政府于1995年6月26日颁布了《倾向免费教育普及法令》(第29/95/M号,以下简称《免费教育法令》。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故有必要把《免费教育法令》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加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免费教育法令》作出简要的分析。 一、关于免费教育的性质 据《免费教育法令》第1条规定:“倾向免费教育之普及。”据《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上述条文的比较来看,澳门要普及的是免费教育,而中国内地要普及的是义务教育。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免费教育只是有免  相似文献   

3.
最近,泰国曼谷颁布了一项限制少年儿童书包重量的法令。这条法令规定:学龄前儿童的书包重量不得超过1公斤,小学生的书包不得超过2公斤,初中生的书包不得超过3公斤,如违反规定,学生的家长和他所在的学校将受到一定的惩处。  相似文献   

4.
泰国:少儿书包超重违法最近,泰国首都曼谷颁布了一项限制少年儿童书包重量的法令。这项法令规定:学龄前儿童的书包不得超过1公斤,小学生的书包不得超过2公斤,初中生的书包不得超过3公斤,如违反规定,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所在的学校将受到一定的惩处。  相似文献   

5.
一在教学中,我们参读了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发现其中有的提法和史料的使用有不够准确之处。现提出八条,就教于同行。一、关于巴黎公社颁布的第一个法令不少教材写道,公社颁布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用人民武装来代替,并宣布国民自卫军是唯一的武装力量。这个传统提法的根据来自于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该书写道:“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基于或来源于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有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达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常青的能力。目前,企业内部制度一般包涵创新管理和操作两个层面,但两者应用在企业创新管理当中的目标导向是各不相同的,管理制度侧重于经营结果,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操作制度侧重于经营过程,追求的是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科研过程包括认识对象和将对象的认识形成成果两个方面.科研方法论也应研究这两方面的方法.内容建构属后一方面的方法问题.描述方法和解释方法是建构科研内容时常用的两种方法.描述包括结构描述、状态描述和过程描述.描述不单纯是复现对象,还包含主体的选择、取向和目的.解释侧重于对对象的理解.运用解释方法必须确定对象,并借助一定的理论和若干辅助条件才能进行,并要体现因果性、整体性和新知性的要求.两种方法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科研中应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继续教育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首先,国外许多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国外有许多国家对继续教育以立法作保证.法国政府1971年7月颁布的《继续教育法令》就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国家的责任,用人单位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经济保障,接受继续教育者享有带薪教育休假权利,并把进修与晋级加薪挂钩;美国196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案》,从法律上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雇员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9.
质料就是作者选入文章中用来表现主旨的“情化”了的材料,它是文章的血肉。选入不同文体的质料应有不同的个性。如新闻性文章——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它们所反映的是生活的真实,文中所用的质料主要是“真”和“新”,不允许作者张冠李戴、综合概括和艺术虚构,因而必须注重质料的典型性,但它仍对质料的要求各有侧重。如消息侧重于质料的真实性,通讯侧重于质料的新颖性,报告文学侧重于质料的时效性。如文学  相似文献   

10.
each和every都有“每一”的意思,但二者的用法差别很大。一、从数量上看each用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中的一个,而every则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对象中的一个。例如:Therearemanytreesoneachsideofthestreet.Oneverysideofthesquarethereweresoldiers.二、从含义上看,当所修饰的对象是三者或三者以上时,each和every常常可以通用,但each侧重于个体,every侧重于整体。例如:Everyteacherishere.=Alltheteachersarehere.(强调全体)Eachstudenthasabike.(强调个体)三、从词性和语法功能上看,every只能作形容词使用,在句中充当定语(后面必须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循制度改革与大学观念的转变两条思路,从晚清政府自上而下颁布教育法令、兴学诏书着手,侧重分析京师大学堂引进西方新兴科学、实施分科教学等大学变革过程,继而概括出近代大学的时代特征,分辛亥革命前后两个阶段。最后,对同时代人的学术观进行探究和评论,旨在揭示我国近代大学观念转型的过程、影响及成就。  相似文献   

12.
李荔 《教书育人》2012,(33):6-8
一问题缘起:专业建设之反思建国初,我国模仿前苏联建立了政府集权控制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由政府统一颁发具有法令性质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体现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专业类型、数量、规模、层次乃至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都由政府提出统一要求,高校仅仅是政府专业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者,专业建设的自主权非常有限。高校专业以培养各行业人才为主,专业分类以行业部门为标准,强调与行业对接,专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见,当时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单一,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色彩。专业因为行业变迁而频繁更动、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专业发展水平不高,人才基础薄弱,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章程的源头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除了学界公认的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与皇权所颁发的特许状、诏书及谕旨外,中世纪大学诞生前的学者行会章程,作为地方权力当局的自治市颁布的法令,以及大学诞生后其内部的学院、同乡会等组织的章程,都是大学章程的最初源头.从中世纪大学章程最初出现到逐渐实现制度化,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术性因素的动因,即中世纪大学章程的生发逻辑反映了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组织逻辑,即学术本位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一、苏联教育概况苏联总人口二亿七千八百多万.现有大中小学生五千七百万人.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的有一亿五千五百三十万人(占职业居民的87%).苏联十月革命前,国民教育水平低,文盲多.如1897年,俄国9—49岁总人口中,文盲占72.6%,个别地方占99%以上.为此,列宁及时提出文化革命任务:扫除文盲,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培养造就千百万共产主义建设的干部;发展民族文化.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扫除共和国内文盲》的法令,规定8—50岁公民必须学习文化.50年代中期,全国扫除了文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若干国家职业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态势。态势之一:重视技能开发。一些国家和地区颁发了一系列促进技能开发的专门文件或报告。如澳大利亚2005年颁布的"用技能武装澳大利亚人";英国2005年颁布的"技能在英国:长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言语内容,二是言语形式。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于"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17.
继在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和在初中进行语法教学改革之后,法国教育部长颁布了有关小学算术教学改革的新法令。该法令规定从一年级开始,每所小学每天必须开设至少15分钟的心算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四则运算是从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期间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但本次新法令规定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给学生灌输四则运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地处亚洲西部的以色列,现人均生产总值已达11000美元.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教育,重视人的素质.1949年以色列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规定所有5到14岁的儿童都要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979年颁布新法令、将接受义务教育者的年龄增至16岁,享受免费教育者的年龄延至18岁.政府有关部门还对5岁以下儿童学前自费学习费用做出规定,根据学前儿童的家庭收入状况予以补贴,鼓励更多的儿童接受早期教育.以色列儿童从3岁起,自费参加学前班,课程内容有个人卫生、交通安全、绘画和自然知识.5岁起,要开始接受国家免费义务教育,参加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如语言表达,以保证从小打下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基础.6岁开始上小学,接受正规教育.为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每年每个学校都要选择一个有关国家大事的专题,在全校范围内深入讨论,如民主价值观、以色列移民、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冲突等.  相似文献   

19.
1.侧重于丰富资源学习的作业。如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之后,我就鼓励学生去图书馆、书店、上网查找有关贝多芬、莫扎特、海顿、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的资料,丰富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 2.侧重于真情实感学习的作业。如看了科  相似文献   

20.
1763年,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是义务教育的正式开端。19世纪下半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在全国确立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各国逐步达成共识,确立了义务教育的一些共同原则:强制性(义务性)、公共性、免费性、中立性、普遍性、平等性等。其中普遍性、平等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和本质,而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中立性则是保障普遍性和平等性得以实现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