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一般大众对"哥白尼革命"的通俗理解或错误理解,简要对哥白尼本人及其《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意图、过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介绍对"哥白尼革命"作出贡献的第谷、开普勤、伽利略、牛顿的宗教情怀,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历史上的哥白尼本人及其支持者并没有与宗教传统决裂的意图,哥白尼革命是科学理论导致的一场客观的世界观革命。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课程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恩非常关注科学教育,他认为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易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片面的科学发展观;因而主张每次科学革命后必须重写教科书,并且在教科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给受教育者提供解“难题”的机会。他的课程思想给我们的自然学科改革的启示有: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2.教科书应融合知识的逻辑、实证、心理三个层面;3.有机吸取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科学革命与不可通约性思想,对哲学界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面对各方面的批评,库恩在后期也对此作出了部分的修改,尽管工作取得了进展,但他的修改并未完全消除其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色彩。同时,库恩用类比作为主要的论证方式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4.
库恩后期思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科学革命与不可通约性思想,对哲学界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面对各方面的批评,库恩在后期也对此作出了部分的修改,尽管工作取得了进展,但他的修改并未完全消除其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色彩。同时,库恩用类比作为主要的论证方式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5.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自然科学的性质及发展的解释,深刻地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以库恩的范式理论审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正是其研究范式的发展史。但范式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是库恩范式理论在比较教育学科中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概要评价了哥白尼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对这次革命进行反思:认为“日心说”并非尽善尽美,“地心说”也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前者取代后者是一种科学史上的必然和进步。作者还认为经院哲学不能全盘抹煞,新航路的开辟及新教改革对《大体运行论》并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使人们对科学发展模式的认识有了重大的改变,科学发展不是累积的、堆栈的而是范式转换的结果.选取一个宏观视角以整本书为基础,通过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进行浅显解读,阐述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变革。从认识论意义上讲,主体是指具有认识能力的理性存在者,他是信息的发送者,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占据着主动地位,而客体在主客关系中被动地接受信息,主体客体的位置不能换。而在康德哲学中,对象要去符合的知识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在认识客体时所使用的知识,而是人在认识客体之前就拥有的先验知识。作为经验存在者,对象必须去适合的就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这种先验存在方式,即先验知识。一切现实的对象都是先验知识构造的,这样,先验知识就成了本原,对象就成了派生物。所以对哥白尼式革命不应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而应从本体论的角度去解读。  相似文献   

9.
休谟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康德认为所谓的休谟问题就是休谟对因果性的怀疑论。休谟对康德哲学影响重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康德哲学是为了回应休谟问题而展开的。休谟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来否定理性在构建普遍必然性知识上所起的作用,使形而上学陷入了困境,同时休谟将科学知识的因果必然性归结为习惯性的联想,直接动摇了自然科学的根基。康德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新的出路,挽救自然科学的危机,通过“哥白尼革命”对休谟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哲学界,更渗透到了诸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是,在给库恩带来声誉的同时,批评与非难也如期而至。鉴于种种原因,库恩渐渐不再使用“范式”这个概念,而使用一个同样内涵丰富的词:“辞典”。  相似文献   

11.
In Modeling The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Halloun (2004) adopts the word ‘paradigm’, but his use of the term i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Kuhn.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Kuhn’s paradigms and Halloun’s paradigms. Where Kuhn’s paradigms are public, community-defining exemplars of practice, Halloun’s paradigms are private, individualized ways of thinking. Where Kuhn writes of the paradigm shift as a revolutionary, vision-altering conversion experience, Halloun writes of a gradual evolution from one way of thinking to another and an easy back-and-forth switch between paradigms. Since Kuhn’s paradigms are self-enclosed and incommensurable, there is no objective standard by which one paradigm can be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the other. But Halloun uses ‘viability’ as a standard for paradigm choice. Underlying all of this is the more basic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an appropriate metaphor for student progress in the classroom. I conclude with some brief thoughts on this question.  相似文献   

12.
Kuhn-Tucker条件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uhn-Tucker最优性条件是非线性规划中求最优解的重要条件.本文利用Kuhn-Tucker条件解决最小圆问题、证明常见的不等式和考察线性规划,从而说明K—T条件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analogy between conceptual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conceptual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is problematic. We show that the notions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Kuhn and Piaget’s projects, the two thinkers whose work is most commonly drawn upon to support this analogy, are not compatible in the sense usually claimed. We contend that Kuhn’s work pertains not so much to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 scientists, but to the way philosophers and historians should describe developments in communities of scientists. Furthermore, we argue that the analogy is based 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common sense.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two notions of conceptual change ha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since it raises serious questions about the relevance of Kuhn’s remarks for the study of pedagogical issues.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历史教育、研究和学习过程中,要涉及到大量西方中国史研究著作,柯文的两本著作《历史三调》和《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对此类著作要进行正确地解读和利用,才能吸收其养料,剔除其糟粕。历史是理论的,更是反理论的。每一种理论有它的价值,也有它的不足。历史学只有在理论与反理论之间才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弗朗茨·库恩凭借卓越的文学才华,系统而大量地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为德语,为德语国家读者打开了了解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大门。文章通过对其代表作——《水浒传》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DieR~ubervomLiangSchanMoor)的分析,结合第一手德语文献及档案材料,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译者采取的意译和改写的文化翻译策略,并通过不同读者群体的反馈,评述译者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革电影中的女性无爱情意识,无家庭意识,也无个体意识;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斗争意识、民族解放意识和革命专政意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样板戏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建国后大的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在自身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对十月革命这一事件本身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在不同的时期,陈独秀的看法又是有所区别的,既存在合理的一面,但同时又存在着脱离实际、理解比较肤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鹏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28-30,34
康德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康德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对于后代法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论大革命前后陈独秀的基督教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早期(即在1928年脱党以前)对基督教的认识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时局与历史任务以及个人理论水平的影响,总的来说大致经历了否定-肯定-否定两次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这三重关系的协调性去建构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伟大而深刻的转折。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三重关系就是需要我们爱自然、爱社会和爱人类自身。传统发展观相对于科学发展观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缺失了这种爱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