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略论魏晋南北朝乐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出现多种国家依附民户,乐户便是其中的一种。“乐户”一词虽迟至北魏时期才出现,但作为国家控制的依附人口却早在汉末三国时开始,并经历了身份卑微化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南北朝又有所不同,北朝乐户身份规定更为法律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乐户以操乐为生,多为世袭,不得转行。乐户产生的确切年代不可考,但最晚在西汉已有。乐户以为宫廷轮值服务为要务,并需自谋生路。他们的社会地位极低,素来被社会歧视。清朝废止乐户制度,但山西等部分地区仍有乐户存在,约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文对中国古代乐户制度的产生、谋生等做了细节性考证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系山西大同方言的单点性研究,主要描述大同方言中动词与普通话动词的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法特点。例如在大同方言中的实词系统中特殊的分音词构词形式和大同方言动词中"圪A"的构词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宋代浙江地区城镇人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浙江城镇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该地区城镇的发展。同时,由于人口增加,使该地区城镇居民结构日趋复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工商业人口的增加和流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城镇发展的水平和城镇居民贫富分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太行山区受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双重压力的影响而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生态经济型产业群的构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在该地区构建绿色林果产业群、绿色杂粮产业群、生态畜牧产业群、生态旅游产业群、特种资源开发产业群。对于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类似地区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智  王莉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2):81-83
为了整合大同地区优质的科学数据资源,形成良好的交互共享机制,从而促进大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采用J2EE架构和SQL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大同地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功能主要包括元数据汇交、检索、浏览和下载等;后台功能主要包括目录管理、人员管理、数据审核、数据统计等。该平台主要收集并录入了煤炭、气象、农业、医药卫生、环境、地震、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科学数据数万条,平台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7.
人口的迁移是人口变迁的主要方式,也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移民过程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居民迁到另一个地区生活,其背后更是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碰撞最后相互适应的一种文化图式。河南鹤壁盘石头村在移民至浚县钜桥镇的近二十年中,充分利用本村人口数量较多、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通过当地精英分子的引领,成功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实现了本村原有文化和当地本土文化的和谐共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乡风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北宋是河洛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的迁入时期。河洛地区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周边国家的降民;因自然灾害自发移民或由政府安置在当地的外乡人;移居当地的士大夫或致仕官员。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移民迁入河洛地区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显著增长、农田的大力开发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洛地区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惠州是我国客家人聚居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当地客家山歌与周边客家地区的山歌风格相近,但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口来源,使其在细节处与周边地区的山歌又不完全相同,呈现出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我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越发普遍,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多,劳动人口的转移与流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研究外出务工影响下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对于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民族团结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推进贫困山区教育均衡发展,强化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公平,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当地党委、政府"勤政为民、造福于民"的重要标志。合水县是我省的一个人口小县、财政穷县、山区大县,这样的一个特殊县区在财力困难、基础薄弱的前提下,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均衡发展,鼎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贫困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经验和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当地文化发展情形;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社会发展状况;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周口市为着手点研究该地区大学生的消费道德,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体制的完善起推动作用,而且对周口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建设起加快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客家酿豆腐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是我国一种传统烹饪方法,即将调好的肉馅置入另一种食物中一并烹调,"酿豆腐"的命名理据正源于此。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加强客家饮食文化研究,对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加强海内外客家人联系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农业的崛起与农村成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地区是"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中部崛起必须把农业崛起作为首要价值目标;中部地区人口众多,而且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这一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只有把巨大的人口负担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中部农业的崛起;中部农业崛起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农村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山西上党地区有着独特的曲曲人文传统,其戏曲艺人大体分为乐户艺人和上党梆子艺人两类,分别负责供撰演出和搬演大戏,他们职司有异,传统不一,敬奉的行业神也不尽相同,乐户艺术人崇祀的行业神主要有咽喉神,白剧神和律音祖师,而上常梆子艺人主要崇祀老郎神,没大小老爷。由于年湮日久,当地关于戏神的传说产生了种种误解,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解读上党地区戏曲文化的深厚传统和独特内涵非常不利,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上党戏神作了初步的分类研究,并对其误解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民族宗教文化影响和师资严重不足等原因发展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农远"工程加快了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一工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应用",教师应在认识和技能方面改变和提升,教育机构应在激励和制度方面予以保障,以充分体现"农远"工程在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成绩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院校西迁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东西部教育与文化的一种交融。来自发达地区的院校,向西部落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技文化知识,开启了当地的民智与新的学风;西迁院校的教学与科技活动,以当地社会为教学实验基地和研究对象,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为当地蓄备了人才,助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院校所在地则为西迁院校提供了教学与科研的必要条件,并用西部本土优秀文化,丰富了西迁院校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促进了东西部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展大同文化产业,不仅使大同的文化品质得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大同地区经济与文化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女性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拉祜族女性外嫁既与其他地区女性人口流动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特殊的成因。研究拉祜族女性人口流动对拉祜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是"我与课改共成长"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我校打造了以"责任课堂"为中心的大型教研活动。各项学习活动让笔者感受颇深。责任,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同理想,是一种信念。责任,我们通常认为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