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诗论并没完全偏离于儒家诗教,仍不乏有坚持儒家正统观念的诗论家,如萧统、刘勰、裴子野、钟嵘、挚虞等。他们在自己的诗论著作中不仅力倡诗歌向文学的政治、伦理教化和道德内涵回归,而且以此为武器反对南朝绮靡诗风,反对纵情,反对过份华艳和浮野。南朝诗论还发展了儒家诗教说对诗歌自身规律的认识,重视诗歌本身抒情言志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2.
南朝是一个音乐发达的时代。南朝音乐诗的创作,不仅是诗歌题材领域的一次拓展,而且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是南朝诗人孤独苦闷内心的写照与呈现。笔者通过分析南朝音乐诗蕴藏的愁离伤别、思乡恋土与知音情结三方面情感,揭示了南朝音乐诗的“孤独”品质,以此来探寻南朝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新诗应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一时期,中国新诗从旧体诗中挣脱出来并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此后,经历了由粗坯到精致、由稚嫩到成熟、由简单到繁复的漫长过程,不同风格的诗歌多元存在、互相发展。从20年代初。40年代初的敌后诗群、前方诗群,到70年代末期朦胧诗的出现,新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漫长的,质量却是逐步提升的。  相似文献   

4.
南朝是一个音乐发达的时代。南朝音乐诗的创作,不仅是诗歌题材领域的一次拓展,而且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是南朝诗人孤独苦闷内心的写照与呈现。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南朝音乐诗当中蕴藏的愁离伤别、思乡恋土与知音情结三方面情感,揭示南朝音乐诗的“孤独”品质,并以此来探寻南朝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5.
论南朝风习对沈约艳情诗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期,南北化的交融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南方传统化对于这一时期的学创作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着重讨论了南朝风习对当时的名人沈约艳情诗创作的影响,试图分析地域化因素在南朝艳情诗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与“五四”时期同属社会动荡 ,思想开放时期 ,反映其时情和爱觉醒的有南朝艳情诗、“五四”爱情诗 ,二者有相似性。然南朝艳情诗体现着男性中心和男性霸权 ,“五四”爱情诗则反映着女性的尊严、独立人格和男女互爱。  相似文献   

7.
较之前代咏雨诗,南朝咏雨诗更专意咏雨,描绘更细致.写法上以描写为主,议论和陈述更少,叙事化倾向减弱到最低程度,关注更细微的意象.这些特点的出现,反映了南朝文学对"形似"的追求,这是文学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南朝文坛存在着许多“才尽”现象。这些“才尽”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着南朝文学由元嘉体到永明体再向宫体过渡的“新变”历程,更深刻地揭示出畸形的南朝文风。南朝文学的“新变”和畸形的文风,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促使南朝文学逐渐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形式主义的文风一直延续到初唐。  相似文献   

9.
南朝时期佛教快速发展,诗歌领域里开始出现新的创作题材——游寺诗。南朝游寺诗的产生与帝王对佛教的推崇有关,常有帝王皇族主持游览佛寺的活动,整个社会出现崇佛气氛,文人亦受到此种现象的影响。游寺诗属于古代山水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体现着景色描写与佛理阐述的统一。这种新的诗歌题材的出现,亦推动唐朝游寺诗的繁盛。  相似文献   

10.
南朝国婚形态是东晋的继续和发展。门阀制度和人物风尚对南朝国婚影响甚大。南朝国婚和东晋时期一样重视门第等级和人物才能品性等素质,但南朝国婚婚选倾向荫华势弱之族和清虚退让之士。南朝国婚门第观与人物观的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和门阀士族走向衰微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应制诗通常被认为是无甚可观的诗歌类型。但考察一下从南朝至盛唐诗歌艺术逐步走向鼎盛的发展史,会发现凡是应制诗写作集中出现的时期,基本上也是整个诗坛创作彬彬大盛、诗歌创作技巧有明显进步的时期。初唐应制诗就是这一情形的典型代表。初唐太宗朝、武后朝和中宗朝应制诗因宫廷应制集会的形式和具体创作背景不同而各不相同,主要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面貌。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与“五四”时期同属社会动荡,思想开放时期,反映其时情和爱觉醒的有南朝艳情诗、“五四”爱情诗,二者有相似性。然南朝艳情诗体现着男性中心和男性霸权,“五四”爱情诗则反映着女性的尊严、独立人格和男女互爱。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诗歌作品能把人带入一种高尚而美好的境界之中,精神得到净化。教材中的新诗具既有审美个性,又有审美共性,二者融合,使诗由狭小的空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诗中包含的哲理,使作品的审美层次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平面走向立体;象征手法的运用,又有力的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拓宽了诗的审美领域,使诗由封闭走向开放。所有这些,构成了现代新诗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现代新诗也正在这种美的追求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引用了两首诗.一首诗是南朝梁代皇帝萧绎的《采莲赋》中的一段,一首是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作引用的这两首诗在中起什么作用?笔试作如下解读。  相似文献   

15.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南朝时期,诗歌的传播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其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相互赠诗、借助评论、书面抄写、口头传播等,其诗歌传播既有文化传播的共性,又有南朝文化圈层的时代特点。把握诗歌的传播有助于理解南朝诗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情歌艳诗在南朝的汇合,有其种种主客观原因。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物质的富有,环境的优美,都推动了南朝文化朝着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儒道衰微,佛学兴盛,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大释放。文人艳情诗的产生背景又比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9.
在《诗经》学的发展进程中,《诗》文化角色的变化实质上也是“乐”地位的变化。先秦社会的《诗》基本上是以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充当了同一种文化角色,一起为礼服务。第一种状态是“诗乐合一,诗从属于乐”;第二种状态是“诗乐分离,诗逐步走向独立”。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体现出《诗》的角色由“乐”之附庸向“礼”之附庸的转变。《诗经》发展的历史也是礼与诗、乐关系角色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上无所作为的南朝帝王多数擅长诗文,而且在文人集团当中充当领袖的角色,引导着南朝诗歌的发展走向;所作诗歌题材较为广泛,语言精致,风格轻柔,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