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莫言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长篇、短篇小说,从叙事视角、历史情怀和个体生命三个层面可以发现其小说的独特魅力。评论界给了莫言很多称谓,但莫言本人始终坚持着自我创作,通过他的小说,可以看到一个作家正在努力地实践着自我的艺术追求、努力地去探寻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实现自我的超越,这是莫言小说的内在生命,也是作家自我精神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名字开始越出文学圈,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符号,如同篮球姚明、网球李娜、羽毛球林丹那样的中国新面孔。而教材编写者也宣称将尽快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入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我个人很乐意推荐莫言更多的作品给语文教师与中学生,如果我们能够相对多地阅读莫言,会发现有更多比《透明的红萝卜》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可以挑选,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都适合中学生阅读,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也可以读。短篇小说有众多篇目可以选入:既不暴力、也不血腥的,如《民间音乐》《大风》《三匹马》《大嘴》《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等,这些小说想象丰富、故事精彩、语言优美,无一不适合选入教材。此外,莫言的散文也代表了当代作家中的极高水平。他的散文描写生动、情感细腻深婉、想象天马行空,如《上官团长的马》《会唱歌的墙》《美人不是人》《我的中学时代》《我的老师》等,都在真实中见风骨,于平凡中见神奇,也无一不能选入教材。  相似文献   

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是否应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话题引起了媒体热烈讨论,而针对其作品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观点针锋相对。抛开莫言获奖本身就可以发现,作品能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应遵循价值逻辑、心理逻辑、体系逻辑,而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入选教材的决定性理由。  相似文献   

5.
多产作家莫言著有十一部长篇小说和近百篇中短篇小说。近年来就其长篇小说展开的研究层出不穷。与长篇小说相比,他的中短篇小说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研究价值。本文对莫言的中短篇小说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郭文婧 《生活教育》2012,(21):12-13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泽认为,不要低估中学生的理解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非常适合中学生读。(《京华时》10月14日)语文作为母语教科书,承担的命是多重的,既有工具性的"读  相似文献   

7.
阅读英文短篇小说可以培养英文阅读的习惯,养成英文阅读的思维。在与阅读材料的接触中,按照短篇小说阅读的三要素了解小说发展的脉络,拓展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能够更好的达到阅读的效果。文章以美国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为例,借用短篇小说的三要素解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创作立意。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借用音乐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莫言的短篇小说《冰雪美人》重新创造了"莫言式的复调"。该文运用现代阅读的方法,从怀疑的视角出发,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谋篇布局以及"复调"技巧运用进行阐述,揭示这则关于女性生活困境的小故事中隐藏的男性主人公即叙述者"我"的意识以及小说所蕴含的人性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短短2600个汉字的《孔乙己》,博大精深。《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巅峰。把《孔乙己》放进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篇作品的橱窗中,它只会更亮眼,不会稍逊色。莫言明言,愿意用自己的全部作品,换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这当然是莫言的谦逊,但对鲁迅短篇小说的评价,或许  相似文献   

10.
转喻和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有关颜色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形成更加生动鲜明的认知。目前学术界关于莫言作品颜色词的运用的研究方面还不够详细,所以本文以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为例,以文本中运用颜色词的语句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文本中颜色词隐喻和转喻语义结构并探讨其在文本中的作用,从而认识颜色在特定文化的隐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解剖典范课文,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短篇小说常常是语文课文中的闪光点,是学生兴趣的激发点。今以《阅读和写作》中提及的部分短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谈谈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我认为,阅读是一个认知过程,写作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认知,亦即了解知识,从原始的生活经验到基本的创作规律都是典范课文里的知识信息。而再创造则可以指对阅读作品的再创造,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短篇小说篇幅短,人物少,情节单一,需要以有限的形象画面传达深长的思想内涵,揭示生活本质,达到由小见大、以…  相似文献   

12.
用耳朵阅读     
"用耳朵阅读"既是莫言一次演讲的题目,也是莫言文集当中的一本;既是作者生命当中的一个时期,也是作者倡导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在这部演讲辞中,莫言教读者辨识文学作品,认识文学的本质,教读者写作的方法,还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读者发奋图强。这是一本优秀的大众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盘点2013档案     
岁尾年初,是盘点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编辑部也盘点了2013年的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等专家、学者,为《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题词,莫言先生的题词是:“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2012,(23):8-10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莫言热",其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也很快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消息传出,引来一片热议。反对方认为此种做法太功利,莫言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年龄层,甚至有人担心标准化教学会"害"了莫言。当然,也有不少声音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既可拓展学生视野,又能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对此,你怎么看?本期热点话题,我们请来上海工商信息学校"青藤"文学社的同学一起来聊聊"莫言热",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热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5.
曹刚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43-45,60
莫言作为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文学创作与百年中国文学的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莫言小说的阅读,可以发现在他的小说中鲜明体现出了一种"田野"意识。这种"田野"意识不仅表现在"说书人"立场的确立上,也体现在"田野"的独特空间特征上;莫言小说的另一特征在于向读者展示人性当中的"朦胧"地带。这两方面的努力成为了莫言在世界文坛上获得相应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读“莫言” 著有11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的莫言先生,最终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前网上的种种猜疑与争论,再次被加热沸腾。  相似文献   

17.
莫言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开始以民间立场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莫言的小说在恪守民间立场的同时,并未和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批判精神发生对立。《檀香刑》是莫言小说民间立场的一次大的转折,莫言站在了民间消极性的一面,站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传统对立的一面,结果使莫言追求的民间立场写作因为道德的缺失而显得暧昧含混。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老师要制定好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注意学生兴趣,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引导,加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阅读为作文的素材积累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提升整体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也引发了国人对于莫言作品的阅读热.通过对中西部五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90后大学生对莫言作品的接受现状.尽管他们中许多人不太喜欢莫言的作品和对诺贝尔文学奖知之甚少,但莫言获奖后的确把他们的一部分注意力转向了文学.影视剧的推波助澜,促进了莫言作品与大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其文学成就显著,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莫言作品的负面解读与争议性,导致莫言的文学作品一直都以尴尬的局面被拒在中学语文教材的门外,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一直都具有封建性、保守性的特点,再加上中学生的主观接受文学的水平与能力,导致莫言的文学作品在受到众多争议与讨论后才真正走入中学的语文教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