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人类思想、社会文化也向多元方向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的缔造与传播机构,它不仅承担着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并且承担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批判、融合的任务。但是,现如今大学批判精神在总体上出现衰落、弱化等现象,故此寻找和重建大学批判责任刻不容缓。文章试图从制度与人文两方面因素来建构大学的社会批判责任,帮助高等教育重塑社会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2.
一、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分析 (一)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大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其原因主要有:商品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两千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五十年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和谐涉及到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关系问题。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整合。在这里,不存在谁是整合主体、谁整合谁的问题,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异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维护文化的和谐,就必须接受这种多元一体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温州人与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温州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温州人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吗?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温州实践、温州传统文化可以正确解开温州人的谜底。文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阐释了温州人的存在方式在于温州实践,温州人的遗传基因在于温州传统文化,温州人的本质在于温州人的社会关系。温州实践、温州传统文化和温州人的社会关系共同构成温州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的进程,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化、个性差异与整体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一定程度的和谐与平衡发展,。这是降低社会进步过程的震荡成本、实现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本文着力点在于研究如何正确的考量各种平衡与和谐的概念意义和区位边界。  相似文献   

6.
刘瑛 《华章》2011,(29)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高职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传统节日文化淡化的现象.这与社会环境、学习就业压力、节日符号缺失、文化认同感缺乏有很大关系.借助节日文化的挖掘、整合与利用,可以拓展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刑法的力量源泉之一。犯罪是社会反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严重冲突的表现;刑罚是社会主流文化限制和取缔反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代中国,犯罪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文化、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文化、外来文化和亚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严重冲突的表现;刑罚是社会主义文化限制和取缔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文化、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刑法生命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中国连环画在人物造型、文字内容、情节表现等方面出现了类同动漫的趋势。究其原因,近现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织,形成繁杂、融合的文化背景,引起了国人审美价值观、作者创作模式及社会阅读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生活走向了"文化转型",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科学主义等对80年代的语文教材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制指导思想、体例、价值导向、选材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国际化的事物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甚至连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对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渗透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小学生学习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老师就要积极地在课堂上采取措施,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本文主要结合实践教学,对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造成冲击,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令学校德育陷入困境。本文从社会的转型变化、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大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德育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建设社会新风尚、改革高校德育、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等解决德育困境问题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7,(3):93-99
随着拉祜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拉祜族传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变迁势在必行。火塘文化是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变迁被视作一面镜子,影射出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本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为适应生态与社会环境所作出的文化调适与变革。  相似文献   

14.
凉山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区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这一地区的彝族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形成并传承着其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凉山彝族特有的家支文化与德古解决纠纷机制为彝族地区社会治理产生了一些正负面的影响,在新时期彝族地区社会稳定中也受到一些冲击。因此,应该要探寻一些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一致的治理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陈风芹 《考试周刊》2013,(21):39-39
<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源于祖先,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理应得到后人的重视、传承与发展。现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新时期网络等新兴事物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迷恋于如今的网络流行元素,从而逐渐忘却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语文作为承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人文精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之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传承。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内外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外来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推动了传统形态的转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彰显中华文化的风华和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及影响力。本文将围绕着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的乡土文学占主流地位,乡土小说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且主要的切入角度,是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民族韵味。即使是在吸取外来文化时,也是批判地加以借鉴和吸收,非常注重维护自身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与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民族祖先,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珍视、传承与发展。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而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笔者特别注重了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彭雯 《语文天地》2012,(7):59-6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因此我国的社会文化与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不断渗透的情况下,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接受外来文化,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杜锐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苗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一文中指出,苗族社会文化封闭性的破除影响到对其文化“自在主体性”的削弱。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其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的态势,因而必将影响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社会与经济变迁有着将苗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的趋势,对苗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分析起来,影响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