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族音乐是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各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一定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对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歌剧的发展与西方歌剧息息相关,自西方歌剧引进以来,我国对于歌剧这一崭新的剧种引起了广泛重视,民族歌剧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均得到了传承及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系。民族歌剧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尤其是与我国戏曲紧密相连。本文将对民族歌剧与戏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促进民族歌剧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美声唱法"早已传入中国并已开花结果,但多年以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体系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这是个重大缺憾。因此研究建议采用"移植法"和"嫁接法"来解决创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的问题。"移植法"是引进欧美歌剧,把欧美歌剧逐渐中国化,"嫁接法"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逐步欧美化,是从中国戏曲里"中心开花"式地嫁接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来。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民族歌剧以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为基础,在舞台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特色,本文通过舞台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刻画、演唱风格、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诠释,对民族歌剧中的舞台表演与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歌剧声乐表演训练主要通过五个方面进行,即(1)剧本分析;(2)构思角色;(3)建立角色的“整日生活”;(4)把握角色性格逻辑;(5)组织人物“内心生活线”和“形体生活线”.只有把握好这五个方面,才能完成角色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表现的类别之一,有着音乐表演的基本特征与本质属性,其中,对表演的再创造是其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声乐表演的本质与价值,以及表演中应当遵循的美学基本原则,从实践角度探讨歌剧表演中表演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实现在表演中有更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王小宁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3):129-131,135
中国歌剧的演唱通过对戏曲演唱艺术的吸收,使歌剧的演唱及表演较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受到观众的欢迎。本文对歌剧吸收戏曲演唱艺术的必然性、科学性和中国戏曲演唱艺术对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歌剧演绎时,唱法与表演艺术是同等重要的。一部歌剧最终的完美呈现同时也投射于每个演员扮演的角色中。用高水平的唱法与舞台艺术相结合,"以情带声,以情代景"相互贯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功,才能使台下观众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歌剧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从艰苦摸索到逐渐成熟,再到变革创新,至今已走过80年的曲折历程,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中国歌剧以其极大的感召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观众,中国歌剧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其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吸收与借鉴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歌剧音乐创作中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和在歌剧的演绎过程中对戏曲声腔借鉴两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大量具体实例论述了中国歌剧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关丽春 《辽宁教育》2012,(12):14-15
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古典艺术种类,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体现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传统戏曲理论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对于明确基本功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提出见解的却不多。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谈到了对戏曲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欧洲是歌剧的发源地。其主要形式是将声乐、旋律、舞蹈、戏剧、文学等相互融合在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歌剧在西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古希腊戏剧,而自歌剧传入我国之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则起源于20世纪初期,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直至今日,中国歌剧不仅在作品创作,更在表演形式上有了很成熟的发展,中国歌剧的发展也更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也使得歌剧这门"西学东渐"的表演艺术在中国人自己的舞台上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3.
"感性"一词抽象,在歌剧的演唱,表演中不容被人理解。文章阐述了"感性"西洋歌剧表演中的作用,说明表演在凸显人物个性发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古典艺术种类,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为一身,体现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传统戏曲理论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对于明确基本功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有所见解的却不多。本文将围绕戏曲这种再现艺术中基本功与表演的关系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结合了美学、史学与个人的经验之谈,试图平衡戏曲表演中基础与创造孰轻孰重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凭借笔者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谈谈对于戏曲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戏曲舞台表演用"不真实"、"假定,虚构、摹仿"的虚拟化表演手段来表情迟意,可使观众得到"虚"中有"实","假"中有.真"的感受,从而达到如身临其境的舞台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砍门槛》和《马嵬坡》两个折子戏的唱段为例,深入剖析了剧本作者的创作意图,着重论述了文本研究在戏曲表演上的重要性。本文认为,文本研究对于演员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戏曲表演要尊重历史,尊重人物,不应过分地迎合当代人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但究其本源,王国维在<戏曲考源>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由演员当众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登场敷演,是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特质,没有舞台表演的第二度创作,戏曲艺术的美也不能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戏曲舞台表演便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且在表演中渗透了一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歌剧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歌剧表演的不断发展,歌剧中所融入的艺术元素越来越多,为了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剧本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使歌剧表演中演员的表演效果得到观众的认可与赞同,本文就表演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提出相应的策略,同时也为提高演员的表演能力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进而推动我国歌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议《格萨尔》戏曲的表演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来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格学研究、格萨尔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格萨尔》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很多都是对意大利古典歌曲以及中国歌曲的演唱以及分析,对中国本土的民族歌剧的涉猎和研究少之甚少,笔者认为探索民族歌剧的发展,对音乐专业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中国民族歌剧以及歌剧当中的经典唱段的深入了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乃至传统文化都有着非常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