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但在教育事业中,特别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绝不能动摇或者放弃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学校德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网络化——学校德育的新视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社会网络化对于学校德育来说扮演着两个角色: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作为分析和研究的背景。前者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是变量,后者是作为环境丽存在的,是常量。其实质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学校德育纳入到社会网络化视野之中加以考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学校德育的未来走向。也只有此,我们的学校德育才有长足发展.从而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脱离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是学校德育缺乏社会基础的基本表现,也是德育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首要前提。经济生活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进程及成效的重要变量。学校德育应主动反映并合理观照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活及其价值需求,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辩证分析经济生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知晓适应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规则,学会在参与经济生活中体会道德生活,最终形成适合社会经济生活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刘明 《农村教育》2004,(2):46-46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影响,而且学校德育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也会在社会的影响之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学校德育内部系统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从而使德育内部的可控作用与外部的调节作用形式合力,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是较高的,但一进入社会就变了。这一现象就是我们当前所讲到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不和谐。文章通过研究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因素,寻找一些对策来消除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本身是一个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从简单性科学到复杂性科学蕴含了科学研究对复杂性问题的关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在经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后,也对社会内在复杂性给予了重视。在对科学思想演变史和社会理论发展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和现代社会本身的复杂性是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具有系统整体性、系统层次性、系统协同性和系统动态性等特征。以人为本思想真正地体现出当代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新和实践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青年学生积极为他人服务并在为他人的服务中获得快乐,他们高度关注社会,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是地震留给我们的财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学校德育离不开社会,各种人、物、事都可以成为学校德育丰富的资源和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教育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学校德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拥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覆盖不到位,落实不到底,出现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扩大学校德育工作的覆盖面,消除“盲区”,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承认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社会影响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抑制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的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如此。建国以来,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和回应,为学校德育保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活力从而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当下,鲜明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特征。本笔谈以对德育问题的关注为切入点,对学校德育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思想道德是影响学校德育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行为的失范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实效的降低又加剧了社会行为的失范。这种状况若持续存在,将会对我们的民族造成灾难性后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有很多人认为 ,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是较高的 ,但一进入社会就变了。这一现象就是我们当前所讲到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不和谐。文章通过研究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因素 ,寻找一些对策来消除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提出学校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到,学校德育的实效需要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的配合,《学校·社会·家庭德育一体化研究》,目的是找到一种机制,使三者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这一概念外延较广,我们课题组对德育研究侧重于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二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它以自己的对立面为存在的前提,同时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制约。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制约,学校德育受到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学校…  相似文献   

16.
德育的建构     
学校德育是面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青少年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明天也离不开青少年。因此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青少年个体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以便让青少年个体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发展,让青少年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维护个体的权益,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显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德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德育观,统筹协调德育内部与外部各种要素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解决此矛盾,应拓展和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化环境功能,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实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制度的德性建设,为学校德育实施提供社会环境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发展现代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学校德育表现较为典型和突出的三大矛盾是:一、学校德育守成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矛盾;二、学校德育价值整合趋势与多元文化的开放格局定位的矛盾;三、学校德育的他律特质与个性发展的自律倾向的矛盾。我们只有正视矛盾,积极寻找问题的切入点,树立正确的学校德育观,方能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围绕和谐目标 创新学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仅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为学校德育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学校德育要以追求和谐为价值目标,服务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