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2.
3.
萧思健  廖圣清 《传媒》1999,(3):37-39
当前,全国新闻界正在着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杜绝“有偿新闻”。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院系的在读大学生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看法是怎样的呢?1998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212名新闻专业二、三、四三个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0%以上的同学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表示不满;对此,同学们的集中意见是:“有偿新闻”严重。调查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的媒体曾有设立调研基地的做法。有了这个基地,就好比掌握了观察社会的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根据地”一词让人想起已经逐渐遥远了的战争年代。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革命军队每解放一个地方,都要努力地把它建设成为新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总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总是无私地、源源不断地为革命输送着人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建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百年历史的亲历者多已不在人世,因此与学校建立和发展相伴出现的文献就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学校创建早期的相关文献.《复旦》(The Fuh-Tan Journal)是中国较早创办的大学学报类刊物之一,同时作为复旦大学创办的第一份刊物,其在校史、期刊史和相关的民国时期人物史研究中有独特的价值,现予以介绍. 一、创刊及出版情况 查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复旦》第一卷第1期,封底英文信息显示其创刊于1915年12月,为半年刊.校长李登辉在创刊弁言里提到:"今岁秋,诸生以四方学校类有杂志印行,独吾校缺焉,爰裒辑中西课艺及他种杂著录为一编,请审定付印,予观所辑仅文艺一部,而科学缺,然殆诸生自维所业未深,不足以问世欤……苟是编出,学界贤豪惠加指点,俾知其不足而益加奋励焉,则二三期后,安知不尽完备?脱匿而不出,即终无进步,而又失诱掖奖劝之道,甚非计也,爰许而行之."此段文字表明:1.当时复旦大学还没有期刊问世,此刊应该是复旦大学创办的第一份刊物;2.向校长提议创办该杂志的是学生,而不是官方或学校的在任老师;3.校长认为已编录好的文章虽有不足,如缺少科学内容,但仍持支持鼓励态度;4.1915年秋季学生已经将第1期编出,只待校长同意刊印,而校长也在不改动内容的情况下,"许而行之",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提起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新闻界可谓无人不知。她的前身.就是创建于1929年9月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我国历史最悠久、名扬海内外的这所新闻教育机构.7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专科生和进修生,其中有不少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和重要的新闻、教育与科研等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为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先于法庭判决而断言某人有罪,或者缺乏证据地指责某人的不良行径,就可能形成新闻诽谤。其结果可能是记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23日,首届中美财经传媒研修班开学典礼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里茨首次专程来华,为学员作主题为"全球化的财经报道"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9.
对新闻规律的探讨是新闻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改革大潮汹涌、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现并寻找新闻、选择角度、提炼主题、突出表现新闻,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8月底,工人日报记者部召开了新闻业务研讨会,与会记者围绕“’1997工人日报新闻年”,在分析工人日报新闻采写现状、在总结交流各自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0.
时值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各界纷纷纪念这一历史壮举。20年前,一个记者首次踏寻了长征之路,并写出了轰动一时的纪实文学著作《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这个人就是美国杰出记者兼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Harrison Evans Salisbury)。  相似文献   

11.
12.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四日,河南日报部分驻站记者汇聚漯河,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如何进一步加强记者队伍建设,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力争多出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闻精品.安阳记者站李根林认为,记者首先应淡泊名利,立足本职工作,一心一意从事新闻报道,注重学习新闻理论,开展业务研讨.同时,发挥记者站的整体优势,统一调度,联合攻关.开封记者站张国梁提出,驻站记者要增强职业意识,摆脱名利的困扰;增强精品意识,摆脱繁忙事物的困扰;增强名家意识,摆脱新闻无学的困扰.中原油田记者站黄锡景认为,驻站记者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学精思,深入调查研究,选择报道的新角度,善于分析势点问题,增强新闻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互联网站之间网络新闻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网络新闻要办得好,就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的网络新闻大多是传统媒体新闻的翻版,再就是各网站之间互相摘抄,拥有“自己声音”的网站实在是少之又少。而有“自己的声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建立一支网站自己的“网络记者”队伍。“网络记者”也逐渐成为记者行业中的新一族。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殊性,网络记者的定位、素质要求及采访方式、新闻写作要求等与传统媒体记者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生命所系,是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是新闻事业的基石。更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要做到让自已的报道真实而准确,除了要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之外.同时还要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质,如勤奋,富有爱心,诚实等,因为这些因素往往对于我们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属实、准确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生命是新闻,没有新闻不成为报纸。这里所说的新闻,应该永远只能是动态新闻。有人问,什么叫动态新闻呀?我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人一样困难而容易。因为它只可意会,不需言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记者的宝贵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李梦桃 《新闻窗》2008,(4):29-30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能否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反响,这首先取决于记者采访和挖掘新闻价值的功力,也就是说,记者采写稿件的质量体现了他本人的专业素质,即发现、捕捉、挖掘新闻的敏锐观察能力,也就是新闻敏感。确切地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常玲 《记者摇篮》2005,(11):11-12
“我是新入门的,请问各位,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容易获得成功?”在各大网站传媒聊天室里,最常见这样的帖子。回应者也往往寥寥数语,说得不痛不痒。  相似文献   

18.
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我随部队进入了南京市。由于形势迫切需要,党很快在这座新解放的城市出版了新华日报。我从第三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调到新华日报工作。那时候,整个报社编辑部里充满了紧张热烈的战斗气氛。采访部的记者们一清早便纷纷骑着自行车出发,到各个部门采访,傍晚回来,立即写稿,夜晚编辑部里经常灯火通明。记者们写的大都是新闻,稿子当晚送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结束,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的使命也告一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也实现了自己将BIMC打造成"记者之家"的承诺。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奥运期间,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