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找回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真性情可写。如果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体验,这样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由“不想写”、“不会写”、“要我写”,逐步发展到“我要写”、“我爱写”、“我会写”,提高兴趣,增强体验。一、活动体验的价值活动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实体会和感受,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的教学格局,革除了作文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病,为作文教学注入了…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黄厚江老师的《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①一文很受益,同时也产生两点想法,在此冒昧提出,殷切期望得到黄老师和各位同行的指导. 一、有效的教学引导:情感直接对接 黄厚江老师在介绍师生之间的共生写作时,用《用“感激”唤起“感动”》②作为作文教学案例,说在学生写作“感动”这个题目遇到障碍时,他不是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理念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参与他的写作活动,用他的写作素材和学生一起构思“感激”一文的写作,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和解读生活中的“感动”.在作文教学中,他常常让学生参与到他的写作活动中,他也常常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这就是“共生写作”.  相似文献   

3.
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的能力 ,调动学生写作练笔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写作练笔的内驱力 ,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笔者认为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呢 ?在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情感教育 ,引发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练笔也是如此。据我了解 ,有的学生害怕作文 ,厌烦作文 ,面对作文题长吁短叹 ,无从下手 ,并不是不知道作文的重要 ,关键是对作文没有兴趣。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要用情感教育来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应时刻关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问、好胜、好想象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作文素材资源,创设能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以下结合“看录像作文”课题实验,谈几点肤浅的体会。一、遵循“好动”心理,诱发作文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  相似文献   

5.
“活动式”教学中,我特设计了三大模块、六个活动的作文互评互改方法。第一模块:前期准备此模块包括学生写作、自改活动和教师预览活动。学生写作、自改活动是学生用两节课时间就指定话题当堂作文,在交作文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初步自改。当然一般局限于小幅度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恰当的标点等。教师收齐作文及时预览,对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做好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缺少由思维到说、写的严格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设立了“口头作文课”,加强从口述到写作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一、开展课前演讲,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总感到无话可说,无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第一步,“演一演,再演一演”。这是创设写作情境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学生才会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上课,我慌慌张张地走进教室,一边嘟嘟囔囔的说:…  相似文献   

8.
“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改革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作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要想在一个学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摸清学生写作水平情况,便于对症下药。还要对学生分类辅导,进行“自信教育”。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多看多练,使学生的写作观念由“老师要我写作文”转变为“我要写作文”。还要通过学生习作展、评、讲方法有步骤的反复进行。这样学困生的作文就慢慢由“不成文”到“成文”,甚至到“能文”,优秀的会更优秀。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着眼于儿童生活,把学生带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新课程。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言之有物,能“用我手写我心”,就必须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出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们在“鲜活”的课堂中深刘地理解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增强写作的实用性和作文讲评的欣赏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与写作乐趣,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力求让学生作文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乐于写作,即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在教学中,我以为以下十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式可以尝试。一、活动激起爱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的各种爱好常常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在校内,可组织“我爱作文”报告会、“动笔写写”游艺会、自编自讲故事会、作文日记展览会以及各种作文比赛活动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特别是要办好“学习园地”。中、高年级还要按班或年级办好墙报、队刊、校刊。在校…  相似文献   

13.
一看学生是否想写施教之功 ,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 ,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1、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否被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是由客体刺激和主体需要共同孕育而成的。作文课教学要看教师能否通过客体刺激 ,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 ,激发他们想写的欲望。如果仅通过“要我写”的外在刺激 ,而没有激起学生“我要写”的内在需要 ,他们就会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 ,长期下去 ,就会厌倦写作。大凡在作文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作文时常因找不到写作材料而不能较好地完成作文训练的要求。作文应该有感而发,这“感”发自于内心对生活的体验。有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超前”观察。在每次作文训练前,根据训练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笔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使学生笔下的活动场面丰富多彩。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观察冬天的一处景物或某项活动中的人物……”。本次作文教学,由于学…  相似文献   

15.
<正>“这些娃娃,一说写作文就垂头丧气,唉声一片。”“作文真的是难教,无论我怎么讲,交上来的作文都是三两句话。”“看到有的娃娃的作文,我真是要抓狂了。”……每到教学单元作文时,办公室便是如是情景。作文,学生痛苦写,老师抓狂改。语文教育专家韩军老师认为,表达本是人的天性,写作是表达的一种形式,按理说写作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快乐轻松的倾吐。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甚至“谈写作而色变”呢?我也一直尝试改变自己教学的方式,通过努力,效果甚佳。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16.
“活动式”作文是“活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所谓“活动式”作文,即以活动的理念,融会作文规律和学生认知基础和心性特点,建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活动,把握写作要求,洞悉写作布局,熟练写作技巧,优选写作素材,提高自主表达。在师生活动中共创写作命意(命题的、材料的、话题的、记叙的、议论的、应用的、综合的,等等),  相似文献   

17.
学期初,班上学生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针对学“生作文难”的现状,我在班上作了一次学生写作兴趣专项调查,并特设了一间学生作文“急诊室”,专为学生习作“咨询”、“把脉”、“诊治”,几经尝试,效果颇佳,学生的写作兴趣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18.
邓荏萍 《湖南教育》2000,(15):44-44
在作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沿袭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施教的老路 ,学生害怕作文 ,甚至谈“作文”色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运用电教媒体改进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运用电教媒体 ,可以拓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写作素材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促使学生捕捉写作诱因 ,迸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 ,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架设一座桥梁 ,从而轻松、愉快、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譬如 ,写一处景物 ,怎样让学生初步认识景物呢?如果简单地用…  相似文献   

19.
陈国新 《考试周刊》2007,(17):19-20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每当布置作文时总会响起这样的抱怨,这可能是许多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的真实写照。我曾对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达85%以上。当然,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消极写作心理,使学生从怕写作、厌写作转变为爱写作、乐写作,就成了我们广大语文老  相似文献   

20.
校园里常流传着这样一些话:“作文作文作得脑壳疼”,“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在这种如此害怕作文的情况下,何谈作文创新呢?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喜爱作文,善于作文,并在作文中大胆创新,就必须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克服害怕和被动心理,多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一、克服被动心理 发挥主体作用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紧贴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世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