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经学,始能见经学之意义。先生亦提出“经学将来之正路”在于出入西人学术,吸取、改造西方优秀文化,排斥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反而求之六经”,弘扬民族文化中之优良传统,消除民族文化中之消极因素,从而兴起新儒学。  相似文献   

2.
“先生”作为一种称谓,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先生”的字面意思是“先”“生”两个语素意义的结合,即“始生子”。《诗·大雅·生民》: “诞称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 “先生,首生也。”“先生”由其“首生”之义引申用来指父兄。《礼仪·有司》:“其先生之(?)(郑玄注:(?),俎也),折胁一。”郑玄注: “先生,谓父兄。”意思是有  相似文献   

3.
氓(《诗经·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为“忠厚的样子”可也。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同。此本毛传“敦厚之貌”也。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戏笑貌”,林庚、冯沅君先生《中国历代诗歌选》“笑嘻嘻地”,程俊英、蒋见元先生《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嘻笑貌。《韩诗》蚩作嗤”,亦可。朱  相似文献   

4.
惊悉街亭失守,阁下深追先生遗言,思过责己,且自贬三级,窃以为不智也,先生既为“中华智星”,又是“鬼神不测之机”,应善为自谋,如何能陷自己于不义,自毁前程呢?小子虽不敏,也愿为先生谋划一二。其一,街亭之失,马谡之过。两军相接之初,先生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且一一授以战术要诀,可谓劳心尽力,周详之至。然马谡违先生节度,举动失宜,最终失了街亭。先生完全可以“舍军保帅”,将干系推得一干二净,何苦大包大揽呢?自古“荆不上大夫”,先生贵为一国丞相、三军统帅,即使担当“领导责任”,亦不过检讨反省、做做样子而已。而先生竟自贬三级,亦太过耳…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教育的最大成功,在于“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孔子提倡并践行的“教学相长”,也是强调互动的教学原则。教师固然不能忘了“创造学生”的责任,但也不能忘记自身也需要再创造,包括让学生来创造。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某日,先生在课堂上津津乐道李白《送友人》“挥手自滋去,萧萧班马鸣”一联,并复念之:“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之马。”既而,书声琅琅,盖体悟“班马”之精髓也。翌日,学生默写《送友人》,先生来回巡视,眼力所及之处,皆满纸荒唐言,“班马”言为“斑马”,目瞪口呆之余,先生问一学生,何为“班马”?生曰:“班马者,常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和稀树草原地带,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使得它们的身体轮廓和周围的环境模糊起来从而得到保护。”先生气不可遏,拍案而问之,此课可谓是生物课乎?此“班马”是彼“斑马”乎?学生茫然不得其解,羞愧答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相似文献   

8.
惊悉街亭失守,先生深追先主遗言,思过责己,且自贬三级,窃以为不智也。先生既为“中华智星”,又有“鬼神不测之机”,应善为自谋,如何能陷自己于不义,自毁前程呢?小子虽不敏,也愿为先生策划一二。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说得好:“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不能说其他大学不具备这种‘大’的特点,似乎北大给人的印象最深。”曾长期执掌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均应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的确,北大之“大”,北大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国人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正在于蔡元培先生主事北大之初所提出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兼容并包主义”,首先是对于不同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思想界,李泽厚先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人称李泽厚先生为“青年一代的尽想库”。“思想库”者,各种思想、观念、见解、理论大本营之谓也。作为“思想库”的李泽厚先生,到底把青年人的思想认识引向了什么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陶潜《五柳先生传》。按“不”字为一篇眼耳。“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第四卷第一二二八至一二二九页)“不”字句全是否定之句。和《五柳先生传》相反的一篇文章,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假如以“也”作结的作为一句,全文共计二十句。这二十个“也”字句全都是肯定之句。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古称     
夫子《始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师泛指老师、教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傅老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谙德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归诸道者也。”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韩愈《进学解》:“国于先生晨入大学。”宗师掌管宗室子…  相似文献   

13.
梁代萧统《陶渊明传》称陶渊明“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自况”“实录”之说诚可信。然知世方可论,观照“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之晋宋社会,《五柳先生传》不仅应视为安贫乐道的述怀之作,也应视为刺世嫉邪的针砭之。钱钟书先生评日:“‘不’字为一篇眼目,……重言积字,即示狷之有所不为”,“‘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钱先生之论,是解读《五柳先生传》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教读笔札     
一、“弗敢加也”的“加”《左传·鲁庄公十年》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出版)182页谓:“牺牲玉帛皆祭神之物,必依礼为之,不使超过规定。”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编第一册58页注解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宝玉和丝绸等物,有规定的数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祷告时,必定忠诚老实。”以“超过”、“增加”之义解“加”,自源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所选《古文观止》“言祭祀之礼,不敢有加于旧”之往训。这是一种说法。此外,郭锡良先生等编写的《古代  相似文献   

15.
“南园五先生”是明初崛起于岭南的诗人群体,他们对明中叶“南园后五子”、晚明“南园十二子”具有重要的影响。“南园五先生”作为一个晚起的概念,有个生成过程,即黄佐从“南园诗社”中抽“五先生”之观念、“重正五先生诗集”的出现、“南园与五先生”之论述,到最后以“南园五先生诗集”冠名之确立。本文在联系明中叶“南园后五子”、晚明“南园十二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南园”已从一个自然的地域概念转化为一个具有精神内涵的人文语汇———南园诗魂。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做“经”?“经”即“经常”、“常道”,即永恒不变的道理。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据十三经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考证,“经”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而不是起于孔子。《墨子》有《经》上下篇,也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无法     
《新作文》2006,(1)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  相似文献   

18.
黄炳(后土)《黄梨洲先生年谱》卷首“梨洲先生小象”后,有《自题》四十一字云: 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岂其时为之耶,抑夫人之有遐心。《自题》将黄氏一生归纳为“三变”,促成“变”的原因,一是“其时为之”,即当时客观环境使然;一是“人之有遐心”,“遐心”——远俗避世之心,当指本人主观精神。这一段话,很有意思。黄宗羲的思想和著述,清代每多关碍,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等外,后起如江  相似文献   

19.
刘阳 《语文新圃》2009,(11):11-12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吟得出这两句的.怕也只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了。先生暮年,膑足,失明,写出了足供后世瞻仰的皇皇学术巨著,心却是苦的。流传为先生心迹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一句。对于“怨女”之“怨”的意思很多选本上并未注释,但实际上对其理解却存在争议。章太炎先生认为是“蕴积、蓄积”之义,郭在贻先生认为“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是幽独义”。那么,哪种解释更为妥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