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减少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实施情境性与实践性教学,变革学习方式等。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教育教学观,革新语文教学方式,建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才能更好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用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缩略语。语用教学,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好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内涵,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词语的本质。一、创设对话语境,把握词语的深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4.
戴艳洪 《辽宁教育》2022,(17):73-75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成长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根据新课标的表述,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备课与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以语言运用为抓手,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过程中,使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联振 《中国教师》2014,(18):22-2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习得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大,在教学中利用语言习得来提高小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式教学。所谓“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式教学是基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而产生的,其要义是指导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我感悟文学作品,从中得到教育,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感悟式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表达方式的差异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写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使用。然而语文界的教学现状是:针对表达方式语言差异的教学,教师无从下手,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杂乱。因此,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表达方式的差异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思路,认清表达方式的语言差异,通过集体建构和协作探究,从语言结构、文体特征、思维方式三方面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自我表达,最终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资源知识,是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机构成.从事语文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并能有效使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优秀语文教师课例、专家文本解读、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教学研究主要杂志等. 一、语文课程标准 贯彻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标准》),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是《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的创新. 1.三个维度贯穿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中.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教师更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叶忠飞 《学苑教育》2023,(34):37-39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习作是个体展现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新版《课标》中对课程内容上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新概念,更加合理地设计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习作教学与练习应紧扣课程内容,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习作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关于习作有效性的策略实施应契合学习任务群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许梅 《广西教育》2014,(33):52-5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见,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是要在"语言文字"下功夫。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研读文本语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多处关于学生语言经验的表述。探究语言经验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经验的前提。语言经验与语文知识共同组成语文课程内容,语言经验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教师要在学生语言经验积累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经验积累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也就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渗透,在运用中落实,唯有如此,才能把语言积累的目标落到实处,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具体来说,语言积  相似文献   

15.
刘英 《小学语文》2023,(3):50-5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语文教学指引了方向,增强了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语文课程实施的新理念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语文生活,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加强生活经验与语言知识的联系,有效运用文本语境,开展体验式、角色代入式学习,体现语文学习的应用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17.
陈秋丽 《新教师》2019,(11):38-3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要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写景类文章为例,浅析读写结合对语文素养建构的作用及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围绕核心素养来确立语文课程目标,并进一步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诗词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具前瞻性的目光——充分重视教材主题,重视解读教材内容,促进学生习得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表达与交流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线之一,是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一脉。但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的教学并不被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诠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当我们走进语文教学,审视阅读教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