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并外化为国家认同行为的重要阵地.反思当下学校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微观具体价值取向的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构建基于积极体验与真实体验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3.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国家建构的重要议题。族际政治整合是各民族、各族群共同的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各民族成员对公民身份的认同,而公民身份认同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公民身份认同必须经由公民教育来实现。公民教育是关涉公民资格或公民身份的教育,是旨在促进国民形成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其实质是培养合格公民或“好公民”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多民族国家而言,公民教育面临的内在张力,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来解决,但不管怎样,强化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教育,无疑是化解这些内在张力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发展,也是维系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认同教育研究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国家认同教育研究477篇相关论文进行主题数据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在数量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均有着明...  相似文献   

5.
大学国家认同教育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三全育人”理念为大学国家认同教育开辟了新思路,以此观之,当前这一块存在三方面的不足:教育主体施教有偏差,教育过程差强人意,教育作用发挥不足。“三全育人”理念的精义,就在于确保教育主体因素、教育时空因素和教育影响因素为教育目标的充分协同共进,其落实在大学国家认同教育上,就是要在更大更广的维度将这些因素积极调动起来。大学要强化全员德育水平,科学配置时空资源,创新综合教育手段,以此强化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核心素养”和“课程思政”理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融合传统文化素材、培养文化认同,丰富我国研究进展、培养科技认同,植入国家政策背景、培养政策认同,链接法律法规案例、培养法治认同四个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8,(1):62-73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性主题,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心理基础和重要条件,开展国家认同教育迫在眉睫。深度开发与设计国家认同教育校本课程是解决国家认同危机、构架国家安全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在分析国家认同内涵、剖析国家认同教育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以小学学段为例,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设计,并提出了"六个基于"的实施建议以及"MSV-3E Space"的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蕴含大量国家认同教育元素,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优势明显。基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高中人文地理的课程特点,提出了渗透国家认同教育的人文地理教学设计路径,即基于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设计聚焦真实案例、构建问题链条、组织思辨活动、完成表现性任务四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具体案例“维护海洋权益”展开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认同是新疆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分析,探索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舒兴婷  桂倩  樊敏 《化学教学》2024,(2):9-13+26
构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分析框架、建构特点研究框架,对3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关“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与内容构建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具体要素分类分布中,3版教材有大致相同的分布规律;在内容建构上,3版教材在位置分布、要素功能和呈现方式上也存在大致相同的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德日两国历史课程标准对“二战”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战争责任四个方面的叙述均迥然有别,表明两国对“二战”反省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其国家认同建构的策略有关。德国推行以宪政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宪政爱国主义要求与专制独裁制度决裂、维护民主宪政价值观,这在德国教育文件和历史课程标准中均得以体现。日本推行混合式的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形成张力,国家认同建构进退失据,导致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对“二战”的相关叙述闪烁其词。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同包含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等。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中小学实施国家认同教育,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通过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相似文献   

13.
由于阿佤山长期处于“羁縻”统治的状态,因而,佤族的国家认同建构历时不长。同时,佤族的国家认同具有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特点。为此,佤族的国家认同可从历程、原因、特征三个方面来分析,进而认识佤族的国家认同状况及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4.
“谁来执行”、“谁来组织”和“谁来监督”是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教师教育者是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分散的组织归属使其无法建立统一的制度性身份认同,建立专门教师教育机构势在必行。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内在地包含着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只有两种权力相互配合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才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的核心在于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中文学术界在梳理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维系论”与“切割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理论建构意义的“匹配论”.本文在“匹配论”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必须“双面出击”:既致力于归属性国家认同的培育也致力于赞同性国家认同的获得,从而合力完成一个国家共同体的“想象”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冲突以及中小学生国家意识较为淡薄的背景下,尤为注重国家认同教育。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路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设立相关机构和发布相关政策,将国家认同教育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借鉴新加坡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经验,我国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入;注重学校与政府、社区的合作,丰富和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亟需加强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英语教材是落实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包含5个类目(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15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材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含有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模块占教材总模块数的46.78%,各类目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共出现了285次;覆盖了国家认同的5大类目和15个次类目,尤为重视文化认同;注重各模块协同渗透,从知情行全面培养学生国家认同;重视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8.
灌输"我是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要义。新加坡以唤醒生存意识、打破民族认同、灌输国家意识、开展隐性教育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内容,催生和强化了国家认同感。新加坡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了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了权威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价值多元化、民族问题多元复杂,国家认同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国家认同教育根植于一定的国家民族和政治语境当中,具有民族性和境遇性。基于我国现实语境的国家认同教育,一方面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基础上的多元统一的民族认同教育,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平等、法制基础上的公民教育。在国家认同教育的方法上,我国应该从灌输式的抽象说理走向对话式的话语叙事,立足于个体的生活世界,直抵受教育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