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把资助育人与高校人才培养相融合,建立一套精准科学、合理有效和自助助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模式,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育人要求,直接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否真脱贫和脱真贫.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通过构建靠前发展的资助育人体系,拓宽精准的资助育人内容,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鼎力支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飞跃发展。如何在资助中抓住教育的根本,实现育人工作使命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着重从资助工作体系和育人工作体系两个方面来思考资助工作如何实现育人功能,实现资助工作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挖掘育人内涵,促进高校资助体系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实现大学培养目标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清华大学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育人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并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各种成长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校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特别是促进受助学生自身发展上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其发展和创新。它是在继承、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灵魂,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它在相关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帮扶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人施助,励志育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强化精准资助与充分就业,资助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可以通过构建“党建+就业”资助育人模式、探索“资助+就业”服务育人途径、开拓“资助+项目”实践育人方法等,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学生资助制度是党和国家深化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举措,在人力资源开发与扶贫脱贫等方面意义重大。研究通过调查明确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从精准资助的背景出发,以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为目的,提出树立“发展型”资助工作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专业化全方位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体系;以信息化为手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的方式,建立精准资助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助学育人形式,设立助学育人岗位,助力学生成长为主的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7.
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努力构建“资助——育人——引导”三级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在资助中育人,在育人中资助,在资助和育人中注重引导”的工作局面,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能力上培养,充分发挥了资(奖)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确保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更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发展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国家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生活困境,积极推进精准化资助工作,增强受助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进而达到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结合新资助政策体系,针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资助观念,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通过有效途径实现资助育人,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能够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从而有效调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教育资助学段的全覆盖,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新形势下,学生资助工作强调从助人到育人的转变。因此,学校要切实把握资助工作重点,推进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基于此,本文从新形势下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资助育人的要求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加强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既是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于一体,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资助育人体系。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精准认定管理机制,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高校受助学生物质上帮助、精神上激励、能力上锻炼、实践中培养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资助信息化管理存在方法新、效率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困境也日益凸显。学生信息泄露、贫困造假、资助公平性、后续教育等直接影响到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度。网络信息化管理作为构建资助育人平台的重要驱动力,切实促进资助工作内涵发展,实现思维方式向大数据思维的转向,努力提高资助信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精准资助,促进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保证资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资助育人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和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表明,必须要重新审视资助育人的内涵,加强资助育人的平台建设,全力搭建资助育人的组织平台、宣传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促进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是当前高等学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从牢固树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资助育人途径和不断开创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三个方面积极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念、途径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做到"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事关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更承载着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责任。多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构建起了多元的资助体系,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特色,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婷婷  邹恒 《大学教育》2023,(8):115-117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环节。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个人思想成长的现实需求,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可以通过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切入方式、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协同机制等方式开展,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将爱国主义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让青春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社会责任。清华大学从2006年起建设新资助体系,实现了困难学生100%受资助,特困学生解决100%基本求学费用的目标。实践证明,新资助体系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四个环节: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拓宽筹款渠道;在甄别资助对象时,采取创新性的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采用“按需评定”原则,保证资助效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事关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更承载着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责任。多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构建起了多元的资助体系,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特色,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贫困学子群体身体和心智两方面健康成长。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通过精神教育和物质资助相结合、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勤工俭学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学生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期构建完善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0.
资助育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高校资助在教育扶贫、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展型资助育人关注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对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发展型育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下高校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