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区域科技进步主力军、人才主要培养者、知识创新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理顺各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理顺内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地合作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2.
科研转型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是应用性科研。要建立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的分类发展框架和科研分类发展模型,将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纳入到国家和区域的创新政策体系,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职能,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工科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地方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过程受到地方高校与区域的协调机制、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通过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校企与校地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和体制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等措施,深化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相似文献   

4.
明确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在当地的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保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地方高校办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创建,要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明确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确立为地方服务的宗旨、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新工科和产学研融合是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高校、企业和政府联盟,共建"二元三体"体系,以产业学院实体化运作为主体,以创新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两翼,完善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可有效助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地方高校的排头兵和区域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功能。它们是区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区域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和区域创新文化的策源地。当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发展拐点,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从明确融入角色定位、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交流与协作、创新治理体制机制等路径入手,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其优化重构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区域化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空间分布的地方高校在科研发展中遵循着特定的区位指向、依托一定的模式所进行的联合与合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寻找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其联合的机制重在人力资源的综合配置和科技政策的引导。区域化联合是提升地方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关键和科研特色培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与环境相互协调,各创新要素协同作用,开放配置资源的网络系统。我们深入探讨了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撑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服务区域发展是地方高校永恒的历史使命。新常态下,区域发展要求高校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帮扶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助推地方文化产业。为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创业型大学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服务型高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是研究型高校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内研究型高校的专职科研队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面临通过项目经费建立薪酬体系和用人传统观念等挑战。迫切需要明确专职科研队伍的定位及其与学校其他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过程中,协同创新是提升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要找准协同定位,建立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科研体制;面向区域协同,加强科研组织化能力;构建协同的纽带和桥梁,吸引创新资源集聚。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源动力,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生力军。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创新面临着众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激励问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激励机制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的研究生创新激励体系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成为科研路上的参与者。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并且给出了地方高校健全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着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等不足。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改革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和必然要求,是汇聚创新要素的重要途径。应当通过构建科研管理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制定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创新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立足地方高校实际,引导地方高校正确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需求的视角下,地方高校的参与路径不能简单理解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成果。地方高校有效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从区域创新体系总体需求、其他创新主体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出发,针对性选择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就地方高校而言,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就是要建立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本文侧重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探讨,为地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当前我国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等学校自身定位模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能明确责任;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过于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坚持走产学研道路,明确定位、突出特色、自主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科研资源,形成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应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职能。高校服务地方工作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选择。高校与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通过整合校地资源优势,构建人才交流机制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新型特色智库,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工作的效益,实现校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行业高校协同创新既有利于高校持续发展,也可对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技术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着眼于实现地方行业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探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的创新体系,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与具体实现途径,为地方行业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增强其科技贡献力提供参考方向与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如何密切围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侧重点放在语言文化服务上。阐明了地方高校服务企业的必要性、语言文化服务的主要内涵和创新实践体系的协同构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