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开设覆盖面很广的一门课程,并以其基础性、现代性和中国化的课程特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政教学中显示出独特性。为实现思政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习协同发展,提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精准思政与智慧思政相结合。首先,对思政目标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目标进行契合度分析,实现精准思政;其次,运用智慧教育助力建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实现智慧思政;最后,从政治文化自觉与道德话语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话语表达范式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是当今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显学,在我国也可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我自80年代初起先后开出《外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概论》两门课程。前一门课程自1982年起为本系文艺学和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1990年起未再续开。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内学者对于本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已有不少成果。本课程教改要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改变文学史教学格局为重要手段,从基础培育做起,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相比较而言,民族院校学生在现代文学学习方面显现出更为特殊、多样和复杂的特点,改革的天地更为广大,意义也更为深远。为此,在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民族院校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际,对现代文学的分层立体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电视教育专用频道培训中学师资的教材组织工作抓得紧,上得快。计划今年“十·一”作为首批开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现代汉语、写作与作文评改等二门课程的教材已经发排,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等二门课程的三种教材(教参)的编审加工也正紧张进行之中,力争年内供书。汉语言文学专业共计划开出十一门课程,除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外,中学语文教学法、逻辑、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等全部教材(教参)力争于87秋以前与读者见面。第一批开播的历史专业计划开出十门课程,中国古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等二门课程的教材也已发排,其它课程除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以外有: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中学历史教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社团的研究转向文学“社团”的研究,以人为中心,将杂志与文学主张等放在人的因素上来考察,从社团特有的组织化集体化特征切入创造社研究,进而从文学外部要素的研究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将为我们理解现代文学打开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着内涵不清、外延模糊的问题。这门课程是一门从文学系统整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深入考察的专业选修课。为了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必要加强本课程的地位,同时,还应该厘清本课程的内涵、确定外延、改革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特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切实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国现代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它和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区别在于它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要推翻旧的,建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教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上,一直将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发展历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限划分两个阶段,分设为两门专业课基础课,即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随着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对文学本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划分下的文学讲述已明显地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早在八十年代,学术界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所设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不断革新教学观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进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多注重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李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两门不少人觉得“难考”的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之所以“难考”,不少人反映,这两门科目是由一篇篇作品所组成。尽管作品的量不是很大,但是作品的内容着实丰富。的确也是,两种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在此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分拆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这是在对本学科性质、特点、内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作出的一次有益的专业细分,它使作为知识的现代文学史和作为审美的现代文学的特点都更加突出、鲜明。这既增强了本学科的专业性,又让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更加明确。细分后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作为中文系的重要文学课程之一,教学时间又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它的文学性和基础性地位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对一部(篇)文学作品作出自己较为独立和准确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已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的综合设计是一项以培养什么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它是通过制定学校、专业直至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因此,在学校和专业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建立符合教育实际和各门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各门课程的教师自觉地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行事,是十分重要的。去年,我校物理教研室部分教师和教务处部分领导结合,从“大学物理”课程着手,进  相似文献   

15.
课程体系之重构,表现为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以经典作品研读为教学基点,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作为现代文学的后续课程.建构今古中外融通的课程坐标体系,建立以时间为脉络、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知识板块教学,关注文学与影视艺术互动的特点.与课程重构相适应的教学观念表现为,打通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影视艺术教学之间的界限,发挥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现代文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前沿特征。通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选带史"、"以写带赏"、"以辅补主"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心修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之一.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经典作品的讲解;二是考虑地域文学的讲解;三是考虑学生的阅读倾向.通过实践,以经典教学为切入口,实施经典文本教学模式的意义有三:一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背后的巨大教育空白--人文教育;二是突出了课程的特长,即审美性;三是克服了现代文学教学的空疏化倾向,并有助于引导学生研读经典.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中国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国上百路人马数千名学者围攻这30多年的文学现象,成果甚丰。而对该门课程的反思、总结与交流相对较少。本人试结合自己对这门课的接触史,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对该课程的若干粗浅  相似文献   

19.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能力培养──现代文学教学随想李德友作为高校中文专业必修课之一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历史内涵的丰厚性和文化积淀的多元性.往往同有限的教学时间构成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师专中文专业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为要突出“历...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学课程是普通高校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全国高校大幅度的扩招、学生就业难度增大、办学理念的变化等新情况的出现,现代文学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该文主要针对新情况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