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智能论与尊重儿童个性》一文则告诉我们,尊重儿童个性,树立多元评价标准,创设多元活动场景,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掘每一个幼儿的智力潜能。两篇文章传递出一个共同的观念: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好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究其理论依据,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者必须尊重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的要求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或知识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教师通过适宜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幼儿更加自主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力理论尊重儿童智能组合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认为“智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和教育重塑的结果,良好的教育经历在个体个性与能力结构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Gardner),教育应当而且也能够发现和实现儿童的智力潜能。因此,将此理论运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针对每个儿童的智力特征去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加登纳教授在提出多元智力理论时,认为不应该也没有提出一套与其理论相应的教育模式。教育对象不同,教师特点不同,各学校、各地区情况不同,运用该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幼儿园具体应该如何做?如何使儿童在学前阶段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真正受益?换句话说,多元智力理论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4.
牛红丹 《考试周刊》2008,(5):228-229
影响智力落后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影响智力落后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对智力落后儿童自身因素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期望时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智力障碍儿童首先是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有一样的发展规律。其次才是发展迟缓的儿童,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本质特征进行适当的教育,对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智障儿童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引导智障儿童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生存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提高智障儿童的生存意识,使其获得发展技能是智障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生态课堂是一种人文课堂,也  相似文献   

7.
情绪智力是个体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前期是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给予儿童适时而恰当的训练,会促进儿童情绪智力的快速发展.在情绪智力理论中,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对情绪智力的界定清晰,便于操作,适合对儿童情绪智力进行专项培养.  相似文献   

8.
智力障碍同退化的人格特质相关。加强对智障儿童人格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智障儿童的生活品质。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智障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遵循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组织有效教学;充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我实现倾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在情景化学习环境里提供功能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依据近几年关于留守儿童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分析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发展情况,探讨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存在各种差异可能的原因。并基于布郎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为促进留守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同令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事实。在正常能力范围内,这些差异通常比较小,并不引起特殊的注意和教育上的特殊需要。但是,确实有些儿童在智力上和其他儿童差异很大。一种是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了同令的正常儿童,称为智力超常;另一种是智力发展显著地落后于同令的正常儿童,称为智力迟钝。世界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这类儿童的研究和教育问题。在美国据以斯丹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儿童英语合作学习应以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尊重儿童英语学习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支持儿童互动交流、改变传统评价方式等促进儿童情感智力发展,提升儿童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儿童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注意避免形式简单化、活动散漫化、教师角色缺失等误区。  相似文献   

12.
一、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力,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也不一样。基于该理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每个学生多种相对独立智力错综复杂的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鉴别和诊断智力障碍儿童的依据,还是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与训练的主要内容。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满足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其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外显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内在心理机能的发展。本文整理了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3-6岁儿童多元智力发展水平评定问卷》对山西和安徽两地571名儿童的多元智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在总体上,3-6岁儿童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上得分较高。3-6岁儿童的多元智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在年龄方面,儿童多元智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性别方面,差异均表现为女孩在多元智力上得分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15.
吴玉琴 《考试周刊》2012,(40):178-178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导,即要善于了解儿童,激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地区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存在普及率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满足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顺应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上海应尽快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上海市政府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而且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较大,从而使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成为可能.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上海如何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澄清请求技能的水平及特点,本研究采用指示性沟通任务,测试了81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和81名接受性词汇水平匹配的典型发展儿童的澄清请求技能。结果发现:(1)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比率显著低于接受性词汇水平匹配的典型发展儿童;(2)随着年级上升,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比率逐渐提高;(3)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主要通过确认请求的方式进行澄清请求;(4)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澄清请求的方式受到刺激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含了同伴接纳和友谊这两个重要的层面。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是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个重要方面。而适应行为的理论研究和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的培养是智力落后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除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外,更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来谈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中有不少观念和行为值得商榷。例如,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并以此作为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245名7~15岁的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测试并与1210名普通儿童的测试结果作比较分析,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显著地落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但其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是很相似的。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显著地大于普通儿童。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缺陷在与认知或思维关系密切的项目上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