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M型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通过溶胶-凝胶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石墨烯含量的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收频段不仅比M型钡铁氧体材料宽,而且吸收强度比M型钡铁氧体大,其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含量为3%的样品,在10~18 GHz的频率上,反射率最小.因此,加入氧化石墨烯有效地改善了M型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镍铁氧体,考察煅烧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并以苯胺为单体超声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质量含量的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吸波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在500℃下煅烧能形成均匀纯净的尖晶石型Ni Fe2O4;红外光谱显示金属一氧离子(M-O)键的特征吸收峰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有蓝移倾向。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粉体的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其中N原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的电子效应使聚苯胺各个吸收峰都发生红移,当镍铁氧体的质量含量为15%时,红移最大,复合材料最均匀。  相似文献   

3.
采用废弃塑料作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硝酸铁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纳米颗粒.采用XRD、TEM和VNA对所制备碳化硅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化硅纳米颗粒直径约为10~60 nm,当碳化硅纳米材料厚度为3mm时,在8~13 GHz的反射衰减小于-5 dB,最大值为-8.91dB.  相似文献   

4.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及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复合粒子的壳层厚度及红外发射率(8~14μm)的影响.结果显示,接枝反应时间在12—20h时,复合纳米粒子的壳层为厚度小于15nm的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层;聚丙烯酸丁酯支链的接枝率为3.7%左右时,复合纳米粒子在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分散良好;胶原吸附量为3.01g/100gA l2O3时,胶原氧化铝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下降程度最大,相应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红外发射率最低可至0.527.胶原大分子与氧化铝纳米粒子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了复合纳米粒子红外发射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2-羟丙酯(HPA)为接枝剂,采用种子乳液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酯(W PUA)复合分散体.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 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粒径测定及透射电镜观察(TEM)对W PUA复合分散体的结构、分散体的粒子大小及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PA为接枝剂,通过种子乳液原位聚合可以实现PA在W PU上的接枝,接枝率约为70%;分散体平均粒径约为103 nm;TEM显示分散体粒子具有反相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钛酸丁酯的水解缩合在Si O2微球表面沉积Ti O2层,制得二氧化硅/二氧化钛(Si O2/Ti 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EDS、FT-IR和XRD等对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核Si O2粒子粒径约220 nm,表面Ti O2包覆层厚度约20nm,两者之间形成了Ti-O-Si键。Ti O2层的厚度随着钛源的量增加而增大。该Si O2/Ti O2核壳结构复合物经高温处理后,壳层Ti O2由无定型转化为锐钛矿型。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个关于非均相Fenton磁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制备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_3O_4/α-Fe_2O_3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和FTIR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Fenton试剂用于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具有核壳结构,粒子粒径约为50~80 nm。该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利用的特点。本实验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操作简单,涵盖多个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验能力,提升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以偶氮氯膦Ⅲ(CPAⅢ)为显色剂,建立了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乳制品中钙含量的方法。在p H=3.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作用下,钙与偶氮氯膦Ⅲ(CPAⅢ)可形成一种蓝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666nm、615 nm处有正吸收峰,在543 nm有负吸收峰,ΔA=A666+A615-A543。钙的质量浓度在0~1.2μg/m L范围内与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5×104L·mol-1·cm-1,比单波长灵敏度(ε666=1.5×104L·mol-1·cm-1)提高了133%。平均回收率为94.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3.1%(n=6)。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以四氢呋喃为碳源、二茂铁为前驱体,采用共热解法制备Fe@C纳米复合颗粒,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TG-DTA)、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材料的结构、晶型、热稳定性、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为形状规则、分散均匀的核壳结构球形颗粒,Fe核的粒径为30-50nm,碳包覆的壳层厚度为10-20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9emu/g,水分散液在外磁场作用下有着较好的磁响应性和良好的磁分离性。采用阿霉素为模型药物与产物在血浆中进行吸附和脱附性能测试表明,当阿霉素浓度为1.4mg/mL时,产物对阿霉素具有最大吸附量为257mg/mg;释放时间为150min时,血浆中的累积释放药物总量为吸附量的39.67%,说明产物对阿霉素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点与氯金酸质量比对Cdot-Au的粒径、形貌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Cdot-Au的粒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dot-Au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点用量增加,Cdot-Au的粒径逐渐减小至2 nm并趋于均匀;当碳点和氯金酸质量比为3∶1时,制备的Cdot-Au的量子产率高达34.7%,并保持了碳点的荧光寿命和激发独立性等荧光性能。该工艺简便可行、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所制备的碳点/金复合纳米粒子具有量子产率高、尺寸小、生物毒性小和耐光漂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用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的Al2O3悬浮液分散剂.将140 nm的α-Al2O3干粉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采用高速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Al2O3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液吸光度,用PdCl2测试镀液稳定性;通过孔隙率试验和结合力试验测试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用SEM和EDS测试镀层形貌和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对Al2O3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有较好的协同效果,适宜的复配分散剂组成为:2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150 mg/L Tween-80,80 mg/L聚乙二醇.用其配置2 g/L纳米Al2O3悬浮液,静置24 h后吸光度为1.595.该悬浮液配置的镀液稳定性试验时间为165 s,镀速为16.5μm/h.复合镀层中Al2O3粒子呈弥散状分布,Al2O3含量为0.77%.镀层光亮、致密.孔隙率为0.06个/cm2.结合力符合GB/T13913-92标准.该复配分散剂适应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  相似文献   

12.
以14种不同的红茶为分析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其黄酮类化合物,并用三波长-光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三波长-光谱法有效地消除了红茶中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光谱吸收峰的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加入铝盐使得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吸收带I明显红移,则吸光度大大增加.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A=0.017 1C+0.020 0,相关系数r=0.999 8;说明黄酮的浓度在8.00~48.00μg/mL范围内,波长分别在λ=295 nm、λ=270 nm、λ=250 nm处测吸光度时△A与浓度C呈良好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7.9%~101.2%,变异系数小于0.20%.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性粒子,对其药物控释性能进行检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Stober法,在乙醇/水溶液中,通过氨水催化水解硅醇盐,制得核壳式结构的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复合材料的耐酸性、磁分离行为及对药物布洛芬的缓释行为。结果:SEM显示Fe_3O_4与Fe_3O_4/SiO_2粒子均为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与溶剂热法比较,共沉淀法制得的Fe_3O_4晶粒结晶度较好,XRD衍射峰强,SiO_2的包裹使得Fe_3O_4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稍微下降,表明包覆过程没有破坏其晶体结构,Fe_3O_4/SiO_2样品谱图中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衍射峰,红外谱图同样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透射峰。结论: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显著改善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耐酸性,磁分离实验表明二氧化硅的包裹减弱了Fe_3O_4的磁性,布洛芬缓释实验表明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