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溪流姐姐,你好!我是你们的忠实fans。我从2007年就开始看《小溪流》了,每次我一买完书就边走边看,上次还摔了一跤呢!每次看完了我就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小溪流》。《小溪流》是伴我成长的好伙伴,祝《小溪流》越办越红火!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科技文萃》2014,(7):18-19
江苏 李志德 Q:《时尚时间》的各位编辑们大家好!我是《时尚时间》的忠实读者,5月刊是我读《时尚时间》的整整第2年。2年里,我没有落下《时尚时间》的每一期。  相似文献   

3.
贾宏权 《班主任》2012,(10):72-72
正刚参加工作时,学校为每个班级订阅了一本《班主任》杂志。由于我对班主任工作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每期杂志只是蜻蜓点水般地随便翻翻,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思考,适逢《班主任》2009年第3期刊登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教师博览》苏州笔会后,美丽的向晴编辑写了一组动人的记录文字,称我为《教师博览》"元老级人物",说我与《教师博览》是"彼此成就了对方"。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与《教师博览》相遇,是缘。那是十余年前,《教师博览》创刊步入第十个年头。同样是一个笔会,在南昌,我是作为一个外省代表"特邀"参加。那回,我第一次登上滕王阁,也第一次走进白鹿洞书院。那次笔会的场景,特别是与编辑万军兄戏剧性接头的情景,凝结在一篇小文《平凡的〈博览〉,普通的教师》(刊于《教师博览》2003年7期)中。记忆犹新,重读,  相似文献   

5.
乐乐姐姐:我是一名忠实K迷.虽然我是从2008年第1期才认识她,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课堂内外》。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最忠实的朋友莫过于一本好书。在我看来,《江西教育》(B版)就是我的挚友。从教20年,也是我与《江西教育》相伴的20年。手捧2009年《江西教育)(B版),悦读之、感动之,觉得离教师更近了,离教学更近了。  相似文献   

7.
《小溪流》的博客开张很久啦,来看看都有什么留言吧! 很高兴,小溪流杂志有博客了。我是小溪流的忠实订阅者。感觉特亲切。我喜欢小溪流,今天去邮局又订了一年。  相似文献   

8.
黄书满 《大中专文苑》2010,(6):M0002-M0002
与《文苑》结识是在1999年的夏天,我还记得自己曾在上面发表过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9.
雪人:弹指一挥间.《花火》已经迈到了第六个年头!欢迎参加我们的花火贴吧茶话会.本次特邀已经阅读《花火》六年的骨灰级花粉与我们一起追忆与《花火》一起走过的日子。本次茶话会由“花火2005年度合集《当这个世界还小的时候》编辑组”全程组织赞助。  相似文献   

10.
“2013《海外诗刊》年度诗人”洪烛,本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85年由南京梅园中学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进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
我与《甘肃教育》因工作而结缘。从《甘肃教育》筹办开始,我先后在《甘肃教育》编辑部工作了近10年。1988年调回西北师大美术系任教后,我又义务做了两年兼职编辑工作。在那段日子里,我有缘和各位在全省都数得着的优秀编辑老师们一起学习、共事,对我这个20出头、初出茅庐的人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7期赵含清老师《是“拱宸桥”还是“拱辰桥”》,有些我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提出来请教。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因为我出色的工作,《今日女报》打破常规,社长王伏虎破格提拔我为《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获得社委会所有领导的一致通过。而在这之前,《今日女报》社的首席记者位置,已经空缺了整整三年,我也是《今日女报》1982年复刊以来唯一的一名残疾人首席记者。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成长和就业的经历,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让大家有所启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别  相似文献   

14.
一路有你     
王彦 《学前教育》2010,(11):1-1
《学前教育》转瞬间已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一名奋战在幼教战线上的老战士,我见证了你的发展,同时也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与《文苑·经典美文》相伴已有两年,从高一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有些思想,是她,启发了我的心智,滋润了我的心灵。我一直觉得,她在这里等着我,等了我十五年,等待我的到来,听我叫上一声——“姐姐!”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很早以前就该写信给你们,感谢七年来贵刊给我和我的学生们带来的美文佳作。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课外阅读》是他们能读到的最心爱的“宝贝书”  相似文献   

17.
无意中认识到你在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接触《河南教育》应该是在1992年的初秋。1992年,当我从鹤壁师范毕业、手执派遣证重返初中母校报到时,曾教我3年数学、视我为"得意门生"的牛有生老师热情地把我迎接到他那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一阵寒暄之后,他因急于去  相似文献   

18.
电饭堡乐园     
《学生电脑》2009,(12):2-2
下面是09年10期《学电》封面作者的来信摘选: 我突然佩服我自己起来,预感前途一片光明啊……我为自己制定了“电子专业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Z2):82
蓝蓝,原名胡兰兰,1967年生,山东烟台人。1980年发表了处女作《我要歌唱》,从此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出版的诗集有《含笑终生》《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从这里,到这里》。另外还写散文和童话等。  相似文献   

20.
张洋 《宣武教育》2008,(1):44-44
2000年9月,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七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实践,构建了学生的精神家园。 七年中,尽管日常工作繁杂,但我从没放弃理论学习,我参加了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班,自费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现代教师学概论》、《班主任新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