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李杰 《科协论坛》2007,(9):32-33
近年来,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探索农技协健康的发展方向,我们对全市实体型和非实体型农技协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实体型农技协是引领未来农技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志勤  朱焕龙 《学会》2005,(8):43-45
<正>农技协作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运用科技、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农技协在丰南区出现较早,但发展缓慢。随着形势发展,农技协组织的作用日益突显。2004年2月,区委、区政府首次对先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表彰。会上还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此,我区农技协呈现出了快速发展势  相似文献   

3.
黄颖  刘朋虎  张伟利  翁伯琦 《学会》2017,(10):36-43
各级农技协是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基层农技协要按照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新目标深入开展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该文以福建省基层农技协参与科技兴农为例,调研并总结了各级农技协组织发展及其作用,分析并阐述了各级农技协运作特点与功能发挥,结合实际提出农技协深化科技兴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新 《学会》2002,(3):31-34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则荟萃了农村乡土科技人员,因此,农技协是科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科协工作的"龙头"和重要载体.然而,当前全国范围的农技协组织发展滞缓,缺乏影响力和生命力.有数字为证:1994年全国约有农技协13万个,1998年为11.56万个,2000年则下降到了10.01万个;2001年全国各级各类农技协共有会员755.68万个,仅占全国2.4亿农户的3.1%.  相似文献   

5.
发挥农技协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为进一步优化农技协发展环境,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技协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绥化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技协的扶持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农技协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针对崇左市农技协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需要从提高经营业务水平、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创新机制、争取政策和财政支持、精准扶贫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学会》2001,(11):33-34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几年来,晋江市科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实干兴科协,创新求发展"的精神,深入农村第一线,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疑点、热点进行了调研,并对此进行农技协的组建工作,把推进农技协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指导工作,促进了农技协的健康发展,成为科协组织在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依托和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市两个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各级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20多年来农技协有了很大的发展。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中国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140万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运行规范的有15万个,它们基本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村生产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国农技协秘书处2008年6月的统计,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民专合组织研究,推进农技协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军 《学会》2011,(1):3-7
农技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了这类组织的发展现状,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促进农技协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展望农技协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多种形式、多元模式的农民组织化形式的共同存在、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农技协与合作社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07,(12):39-40
安仁县位于罗霄山脉西麓,湖南省东南部。全县辖21个乡镇,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国500个产粮大县之一,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县、省烤烟生产重点县,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为适应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各类农技协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截至2007年5月底,共成立各类农技协组织131家.拥有会员1万多个。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7,(11)
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各级农技协组织建设与科技扶贫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命题。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基层农技协参与科技扶贫所发挥作用及主要进展情况,总结了福建省各市县农技协组织建设与科技扶贫的主要经验,提出强化各级农技协科技扶贫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07,(7):31-3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为止,我县有各种类型的农技协174个,会员19032人,联系带动农户9.98万户,其中股份合作制农技协8个,拥有会员3520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浙江省现有农技协2742个,会员26.3万,约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48%,对普及农业新技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澄海区的农技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多数以户为主。共建有20多个。到90年代中期,以户为主的农技协因种种原因解体。直到90年代末。农技协工作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技协的数量不断增多,运行质量逐步提高。2000年区委办转发了区科协《关于加强镇(街道)科协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加强农技协建设,全区农技协工作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2002年澄海区开始创建科普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了农技协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旭天 《科协论坛》2006,21(2):42-45
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扶持“农技协”的发展,重视和解决“农技协”面临的问题,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咸宁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全市科协组织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加大对农技协的组织推进、典型创建和指导服务的力度,促进了农技协稳步、持续、健康发展,农技协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推进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这也正是农技协这个群众组织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技协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为农技协发展创造了新天地。随着这种认识上的不断深化,陕西省科协在农技游发展上有了新思路;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农技协创造工作条件和营造发展环境的同时,通过建立协会与会员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这种民办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结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兴起的,按业缘关系由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新型民间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的机制,广泛的适应性,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欢迎。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创建新型农技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广西区浦北县把农技协的发展与农村党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新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群致富联合体。目前,全县成立有“党群致富联合体”和农技协620个,会员5.8万人,其中党群致富联合体523个,会员4.9万多人,2007年上半年会员人均纯收入4905元,比非会员农民增收2830元。开辟了农村产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村党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技协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德胜 《学会》2013,(1):24-27,30
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自发创立的一种新型合作组织。农技协以其近30年的成功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的路径、机制和动力等问题。我国农民合作化的纵深推进,亟需农技协继续提供经验、人才和科教等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农技协组织,仍是当前推动我国发展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事业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