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教学体会是:一“让”,二“听”,三“动手”。让,就是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听,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耐心地倾听同伴发言;动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祥龄 《山东教育》2002,(13):45-45,4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计算机演示不能弱化或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微机演示,轻视学生实际操作,甚至用微机演示完全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认为微机演示比学生操作更简明、更规范、更科学,并且避免了学生操作的笨拙和麻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欠妥的。首先,它违反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独立探索。学生只是被动地看演示、模仿演示,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而小学数学教学中与教材相配套的学具,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具,  相似文献   

4.
金中 《四川教育》2001,(4):24-25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开展,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有了不少新的组织教学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但应该看到,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在教师中仍根深蒂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能是由教师所塑造的客体。因此,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讲正确、讲清楚、讲完整。显然,用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自然就唤不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根本无法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而不是个人的讲解,教师只有努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的知识才是牢靠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操作实践的内容,没有实实在在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就是空谈,就是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 ,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 ,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把学生获得知识作为终点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 ,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 ,因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认识。  一、利用学具 ,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数学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想。它旨在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满堂灌”的机械训练方式和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方式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创新意识 ,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小学数学的探索式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独立性和求异性呢 ?一、把握主体 ,扶放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在于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兴趣有关.在聋哑学校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兴趣是第一位的.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面对聋哑儿童,教师的主体意识应该弱化,而主导意识要强化,这一强一弱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立足于发号施令,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而要加强对聋哑儿童的诱导,努力疏通学生主体参与数学教学的渠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努力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环节都存在着“讲”与“不讲”的问题。教师熟练地掌握“讲”与“不讲”的关系,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讲,就是教师的启发诱导。不讲,就是启发诱导后,让学生自己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分析问题。  …  相似文献   

10.
宋明珠 《小学生》2022,(11):28-30
“动手操作”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试一试”“做一做”“说一说”等具体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活动。本文以小学数学具体教学为例,从兴趣导入、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加强引导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学认知、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叶伟飞 《考试周刊》2014,(47):75-7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让他们与周围的世界发生作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作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算机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离开了主体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主位呢,现仅就“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要让学生充分准备 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策略”中指出了教学的三个主要变量对学习达成度的影响作用,分别为“认知前提能力”占50%、“情感前提特征”占25%、“教学的质”占…  相似文献   

13.
张俊达 《考试周刊》2024,(9):105-10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而互动教学则有效契合了新课标的这一教育要求。互动教学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发展,以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动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为课堂增彩,为教学助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故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我的具体做法是:一、从学生动手操作中引出数学概念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物或者教具、学具,学生通过接触丰富了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础。如教学“认识公顷”,学生每人准备一条10米长的绳子,分成四组,每组四人,用细绳围成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摆好后让学生观察这个正方形有多大(学生答100平方米)。我说:“100块这么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使用这样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徐金芹 《新疆教育》2012,(8):128-128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开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合理地摆设教学进程,能及时办理的疑难问题都在讲堂上办理,让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在当堂举行练习消化所学知识。同时,数学讲堂教学还应把变化学生的学习要领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进程是师生互动的进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探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如何使儿童建立清晰、准确、完整的空间概念,是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以及素质教育改革 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新型素质教育模式逐渐代替传统应试教育 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依靠教师 讲解新知识,而学生只是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那么不仅会增 加教师的工作压力,还无法使学生的独立思维得到提升。因 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 养,展开详细的分析,为小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提倡一个“动”字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教学中要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就只能是听众,失去操作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难显现出来。我在教学“拿红、绿铅笔”这课时,一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发展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学具操作 ,促进知识内化   素质的特征之一是内化性 ,内化必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在教学中组织好操作活动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内化知识创造良好条件 ,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凡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都应组织学生动手做 ,决不能以教师的“演示”代替 ,并且精心设计学生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