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文献研究、访谈以及对上海市不同区县的两所初级中学1400多名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自2004学年开始实施的《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完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学生成长记录册是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后提出的,旨在完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纸笔测验上,更应该注重全面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成绩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记录册作为学生评价的载体,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笔者对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记录册作为学生学业报告的载体,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不详细、不对称,仍存在优化的空间。因此,通过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与国外学生学业报告卡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完善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浙江教育科学》2007,(2):64-64
由金华市教育局监制、市教科所研发的《金华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在去年顺利通过了由浙江大学、上海市教科院、浙江省教科院等专家组成的鉴定组的审定,经过后期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于2006年12正式出版。目前,全市共有6个县(市、区)的初中学生已正式使用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记载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结果的文字或文字加其他辅助表现形式。这种记载可以用统一规格的笔记本+也可以用卡片汇集。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可以让学生成为阅渎和评价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也可以使学生的课外阅渎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兴味索然可有可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巧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注重其应用策略.将有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上海徐汇区范围内对<上海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了成长记录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长记录册使用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目的就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提供依据,也为高中招生提供依据。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依据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保证评价过程及结果科学、有效、公正,我们  相似文献   

7.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都极大地关注着成长记录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势与不足,并阐述了发展性学生综合评价工具--小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创建理念与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成长记录册,承载着新课程个性化、过程化评价的理想,而又面临着学生、教师的操作习惯远未形成等现实。接受行政指令,经过近一年多时间的研究与探索,我们试图在理想与现实的交汇之处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创造性地开始了课程化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新课程的重要评价手段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记载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结果的文字或文字加其他辅助表现形式。这种记载可以用统一规格的笔记本,也可以用卡片汇集。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可以让学生成为阅读和评价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也可以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兴味索然可有可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建立与完善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来,适应二期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版<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以下简称<记录册>)的实施,就成为学生素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参照标志,使科学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可能,也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招生择优创造了条件.与之同时,在试行推广"成长记录"的过程中也发现,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成长记录"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反馈等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成长记录"与学科结合以及对待评价主客体与评价环境等协调关系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关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记录册>的试行推广工作,也必将促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互联     
全国副省级城市教育科研协作交流会议在杭召开,杭州市教科所对临安市教育科研开展调研工作,金华市教育科研工作表彰会举行,金华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现场会在浦江召开,“教师专业成长”高端学术报告会在金华举行,台州市分专题培训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诸暨市为农村名优教师发放政府特殊津贴,嘉兴市南湖区召开教育科研表彰会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都极大地关注着成长记录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势与不足,并阐述了发展性学生综合评价工具——小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创建理念与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育资讯     
《家长》2005,(1)
上海为学生减负小学生告别期中考试根据上海市教委二期课改统一要求,新学年上海市小学各年级将全部取消期中考试。这意味着,上海的所有小学在全国率先取消了期中考试,让孩子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上海市教委同时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取代原先的考试成绩单。伴随着期中考试的消失,上海小学阶段的成长记录册将不是分数的承载体,而改为记录优秀”“良好”,对学生给出比较模糊的考查评价,从而彻底杜绝排名次等违规行为。(《新民晚报》2004.12.3)3000万青少年被“压”出心病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  相似文献   

14.
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成长记录册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家长与老师合作完成。针对家长在记录幼儿成长纪录册过程中存在的不解、不愿、不为等一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深入领会幼儿成长记录册的意义、加深家园了解、抓住交流重点、采取多种参与方式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初中是学生成长中变化最大的时期,其中包含学习内容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因此,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需具备全面性多元性,除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需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以及性格发展。简单分析初中教学管理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邵惠敏 《文教资料》2021,(2):239-240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落实,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对初中美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不单单是教育发展需求,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本文针对新时期初中美术和心理教育融合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我国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心理变化大、心灵敏感,如不对学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加以重视,可能会造成学生思想人格的不健全发育。因此,主要就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做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学生成长记录册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激励、改进、反馈的作用 ,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足迹 ,如反映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比较等思维过程 ,进行记录整理信息、图示和观点表达、校正、反思等活动记录 ,有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季泽 《辽宁教育》2013,(4X):58-58
<正>为了让学生留下成长的美好回忆,民生小学于2012年3月推出了《梦想成长树》学生成长记录册。正如这本册子的题目一样,希望为不同的学生编织不同的梦想,希望培养的学生都能够成为集阳光、人文、美德于一身的好少年。《梦想成长树》使用至今,深受教师、学生、家长的喜爱。这本学生成长记录册涵盖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梦想"阳光"篇、梦想"人文"篇、梦想"美德"篇、梦想新站点、梦想"明星"篇五篇相连,每一篇都在"挑战标准""梦想目标""成长感言""真我果实"的引导下步步推进,走向"梦想成真"的彼岸。每一篇章既有目标要求,还有定性定量的评价,如"挑战标准"即体现普及共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上海市中小学一直使用的是“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这种手册主要是学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与品德行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实际上是一份“学生的成绩报告单”。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上海市试行了中小学“学生评价手册”,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代替了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这比原来单纯的“学习成绩评价”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曾经受到学校、家长欢迎的“上海市学生评价手册”已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学生成长记录”代替“学生评价手册”也就成了必然趋势。从2004学年开始,本市将开始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这份成长记录册是在前几年试行的学生评价手册的基础上,吸取了各区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同时借鉴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黄浦区中小学进行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研究实验的有益成果而产生,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差异,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本期特组织有关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专题文章,其中既有领导、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