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霞  原洪玉  李宗威 《教师》2024,(4):93-95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的比较,文章以信息获取与评估、数字工具应用、数字数据管理、数字沟通和协作、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五个能力为基础构建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建议从提升数字化意识与责任、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利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发展三个方面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文章为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教师是促进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不佳、能力标准不清等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鉴于此,为切实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和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廓清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等,以叶澜的“教师专业素养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探索性构建了涵盖AI教育意识、AI学科知识、AI实践技能3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要素的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框架,并对该素养框架进行了学理性阐释,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2022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也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力量,其数字素养的水平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数字素养的提出及国内外发展布局出发,结合对2023年2月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解读,从国家、学校、教师三个层面6个方面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发展进行了策略探究,以期对数字时代教师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其信息素养水平决定着未来教育的质量。文章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调查研究了洛阳师范学院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经调查师范生目前还存在缺乏人工智能等相关科学知识、运用智能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相对较弱、综合运用信息资源和评价工具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旨在为促进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教育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和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塑新型教师角色的关键在于形成智能技术与教师之间优势融合和有效互动的运转机制。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高阶形式,教师需要提升角色素养并促进角色创新,发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应对数字化教育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学科数字素养是数字素养概念被置于高等教育背景中而派生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适应互联网数字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新要求而生成的一个新概念。立足于一种进化论的概念分析法对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展开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使用该概念的代表性文本,揭示该概念进化历程并提炼其核心要素。经由基于扎根理论的文本内容梳理和数据编码发现,学科数字素养概念源于针对数字素养概念不断深化的研究,并历经近20年数字人文研究和不同学科数字素养教育探讨而被建构,其进化特征表现为从分散到整合且与邻近概念学科信息素养存在竞争关系;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包含四大核心要素,即学科数字技术、学科数字知识、学科数字能力和学科数字态度。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将保持开放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并将成为一个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数字素养是计算机、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热点。但随着技术素养、信息素养等新概念被提出,出现了混淆或误解的情况。因此,为避免今后研究中出现概念模糊、重点要素遗漏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概念时代背景、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以对比的形式理清相关概念区别和联系。研究发现,不同的概念均是依据时代对不同知识技能需求而产生的,且各有侧重,概念之间既有补充也有包含关系,数字素养作为最近提出的概念,具备更深层和更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前沿 ,应当在现有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增加人工智能课程 ,以便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结合作者参加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的实践 ,讨论了人工智能课程在高中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了国内外中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 ,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内容确定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阅读的快速普及提供了技术基础,提升全民数字阅读素养是确保数字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国内外对数字阅读素养有着不同的理解,国内学者以逻辑推理的方法界定数字阅读素养的概念内涵,国外研究则从测评实践的角度分解数字阅读过程。二者从本质上看都是对数字阅读“能力”的界定。然而,素养既是能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更加宽泛的概念。数字阅读素养是数字阅读能力与其他相关要素在更高层次的概括表达,是关乎于基本生活、学习、工作的“数字时代的生存技能”之一。因此,对数字阅读素养的界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动作”与“情感”领域的融合。在综合核心素养、数字素养和阅读素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基础上构建的数字阅读素养DaRpLs模型,提出了从“数字能力”“阅读过程”“素养结构”三个维度理解数字阅读素养内涵的新视角。从三大视角的交互关系出发,可以进一步建构测评视角下的数字阅读素养要素结构,形成包含“数字阅读知识”“数字阅读能力”“数字阅读意识”“数字阅读道德”的四层要素框架。各要素互为基础,共同反映了数字时代下为应对数字阅读这一特殊情境而诞生的专业性概念——数字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和提质增效。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引擎,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黑箱”本质引起了人机信任危机,存在违背教育中的公平、责任、透明、伦理等基本约束的风险,阻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本研究梳理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引发和加剧的四大治理难题,剖析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基本框架,总结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建议。研究建议出台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将技术可信度纳入教育数字化建设评价体系中,深入推进教育数据治理,提升教育从业者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1.
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智能技术拥有优越的算法和自主决策能力,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三大机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自我发展、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资源获取、人工智能驱动学生评估动态全面化。文章梳理了三种挑战:技术门槛与应用挑战、数据采集与算法伦理、角色定位与态度迷失。基于教师应用智能技术存在的问题,需从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坚定人工智能专业信念,树立教师人机协同信心;培育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资源库三种路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20年,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数字智商标准,使之成为“全球首个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及数字准备标准”。以数字智商研究所为代表的智库通过结合全球发展倡议、联合推进素养培育项目、组织素养测评、对接国家层面素养教育实践等举措,积极推进标准落实。数字智商标准从理论构建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对我国发展完善数字素养相关理论体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包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字素养的理论研究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数字素养研究者间的合作、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在人机协同演进的技术浪潮中,如何让数字公民跃迁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 Generated Content,AIGC)时代的数智公民,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此问题,文章介绍了人机博弈共生关系的演变过程,阐释了AIGC技术给人机关系带来的新挑战,由此延伸出对数智公民和数智公民素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包含表达力、探索力、道德力、解读力、应用力、适应力六种能力的数智公民6A素养培养框架。以此框架为指导,文章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区教育三个维度提出了数智公民素养的提升路径。文章既为理解AIGC时代的新需求提供了重要视角,又为培养并提升数智公民素养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社会公正,促进全社会的数字包容,为AIGC时代数智公民的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和普及应用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态、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这些变化迫使教育工作者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从而重新组织当前的教学与教师发展工作,更新教学模式与师资培训模式.文章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在混合学习下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培训模式,论述了相关理论、内容设计、实施流程以...  相似文献   

15.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初中生数字素养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重要一环。依托202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字素养测评项目,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数字素养测试题》,并选取东中西部6个省市130多所学校的25032名初中生为样本,用以分析我国初中生的数字素养现状及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数字素养测试题》区分度良好,难度适中。总体上,我国初中生数字素养得分均值为72.83,近55%的学生处于中等分数段;在数字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三个维度上表现较好,得分率均在80%左右,在计算思维维度上则表现较差,得分率不足50%。另外,初中生数字素养及其维度得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初中生显著高于中部,中部显著高于西部;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七年级学生。未来应更加重视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政策引导和评价支撑,加大数字设备和资源的普惠应用,加强针对薄弱地区和学校教师的培训,不断缩小学生数字素养鸿沟。同时应提升信息科技课程质量,将数字素养培育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相融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多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诉求不断发展。为理清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与逻辑,文章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前期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四个阶段中不同技术的教育应用对教师素养提出的诉求,对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分析了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路径,即技术演进促进知识传播功能拓展、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转变、促发教育内部要素升级。最后,文章总结了教师素养发展在技术应用、教育场景、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变”,以及在教学能力、教育目标、标准维度、技术伦理等方面的“不变”,对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期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为当前技术的升级发展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素养的明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智能教育素养是教师的关键素养之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相关政策与研究现状,在结合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教育素养进行定义,肯定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形式,并从基础层面、资源层面、模式层面确定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智能教育素养是教师的关键素养之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相关政策与研究现状,在结合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教育素养进行定义,肯定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形式,并从基础层面、资源层面、模式层面确定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教育源于欧美国家,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将着重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并以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对小学媒介素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情况为例,对小学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教育领域不仅要被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种挑战,更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培育学生具备适应和驾驭人工智能的素养,本文将这种素养称之为人工智能素养,即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的领域特定性与领域一般性兼具的学生核心素养。对人工智能素养的解析可以追溯到三维目标模式下的诸类研究,但这些研究未能廓清其内涵本质和内在逻辑。鉴于人工智能素养是因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素养类型,本文首先从技术本体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本质——人的技术化,并从哲学认识论与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把握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知识与思维”的动态转化过程;情感作为源于认知过程的情绪化体验,不仅涵养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道德观念的根据和渊源。由是,知识、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底层逻辑。籍此,本文从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情感、人工智能思维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构建并详述了人工智能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