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意识、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之所在,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所以顺利展开,且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重要原因.作为奋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想要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初中生素养培养;采用灵活教学思路,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注重实践理论结合,提高初中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池兆辉 《学苑教育》2023,(19):27-28+31
在初中这一关键性教育阶段,教师加强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进行更为本质性的学科学习,从而形成对未来有益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不断约束自身不良言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价值,最后重点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德育学科,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心理和生理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必要向学生补充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对学生思想变化情况的关注。从学生长远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化与培育。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生活化的内涵以及意义,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97):110-111
随着当今中国新课改进程的加快,促使道德与法治科目成为初中阶段重要课程之一,该科目在引导学生认知世界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目前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者的工作重点,因此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特点进行总结,随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8):120-12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道德与法治素养,它决定着素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统领着其他方面的素养教育,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该学科素养教学的价值取向,抓住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位,突出素养教学的核心,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注入强心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巡航、奠基。  相似文献   

6.
崔富强 《家长》2024,(3):41-4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的功能,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采取有效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详细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应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着手,引领学生积极讨论、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从核心素养视野下落实新课改需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生活与法治观念。基于此,下文就以核心素养视野为基础,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角度出发,对如何完善复习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潘好永 《甘肃教育》2024,(2):112-1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开展,主要是以培养初中生的德育素养为目标,在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强化初中生道德和法治教育综合效果。本文研究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趋势,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董海梅 《天津教育》2022,(15):43-45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在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能培育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鉴于此,在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期间,需要正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和养成,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关键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和提升,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期间,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关键。因此,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16):108-109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背景下,教育活动追求"回归"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使学生在具体教学中,实现从知识学习向素养形成的具体转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创新价值出发,结合教学问题,多角度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传承创新策略,实现最佳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燕萍 《家长》2022,(35):49-51
<正>新课改提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切实做好教学行为的优化,继而实现全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对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进行归纳,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问题,希望可以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融入课程理念,通过教学策略的拟定与实施,引导学生高效、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并应用,提升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文章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实施困境,提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林颖 《考试周刊》2024,(14):126-131
本研究旨在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的教学实施路径,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对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加强初中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对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可以为初中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人生指引,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践行。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对如何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展开细致探讨,以期达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学科核心素养向来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所在,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发展的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涵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所需关注的一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又明确提出要"珍爱生命"这一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可谓是贯穿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始终。文章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先从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需要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导向,加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创意设计,增强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情感体验,使学生学科思维深度和广度都能得到充分延展。教师从创新情境设计、组织交流活动、整合生活案例、延伸实践维度等教学路径入手,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载体选择,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多元思维塑造及核心素养养成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进入到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且已经进入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好坏,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巨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各个学科均围绕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优化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自然也不例外。深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参与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并且有序合法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策略去渗透和培养以提高初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意在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