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究在家园共育模式下进行道德教育的策略。首先,强调了家庭与学校要紧密合作,建立家校沟通平台。然后,提出培养家庭中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传递道德观念。其次,探讨了学校课程设计中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角色的重要性。接下来,强调了社区的关键作用,以期通过孩子参与社区义工活动以及社区资源的共享来延伸道德教育。此外,还提出了要建立评估机制来监测和优化道德教育策略的效果。最后,总结了家园共育模式下道德教育的策略,并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蕾 《成才之路》2022,(13):98-100
家园共育即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理念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文章从家园共育的实践价值入手,分析家园共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新型家园关系、明确家园...  相似文献   

3.
王朝琴 《考试周刊》2024,(6):162-166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角色与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新媒体在家庭和共同育儿中的潜力和挑战。研究发现,新媒体为家园共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能性,但也面临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挑战。文章最后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家园共育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校共育是有效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重要教育理念,既能在家庭中延伸补充学校教育,也能让家长在和教师的互相配合下提高德育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以家校共育为视角开展德育,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重要的认识。家园共育包括每一个生活的家庭和孩子所去的幼儿园,能让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现在家园共育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现在的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与应对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朱敏钰 《教师》2015,(1):82
早期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影响非常关键,家园共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策略的一致性是家园共育的精髓部分,下面笔者将谈论家园共育中教育策略一致性的实行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一、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所谓家园共育,就是由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完成对孩子早期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母校,但是要良好的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单靠家庭这一方面是不够的,家长也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家园共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文章强调家园共育在儿童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家园沟通机制、共同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培养儿童健康生活习惯和创设健康的家庭与幼儿园环境等具体策略。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促进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育人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深入开展,家园共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所热议的话题。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行为习惯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承担着同样的教育使命。幼儿园要在家园共育的思想理念下积极建设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家园共育的现状,阐述了家园共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积极意义,并具体分析了家园共育思想理念下幼儿园教育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德育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幼儿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家庭和幼儿园应通力合作,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本文以促进幼儿德育工作开展为目的,采取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幼儿园德育课程背景下的家园共育的实施路径,并幼儿习惯培养、礼仪课程、劳动课程、爱国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角度分析家园共育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要想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家园共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模式。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园共育,如何充分利用家长的特点,教育需求以及幼儿的发展需要是每一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家长教育、亲子活动、亲子讲座以及兴趣社团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更好地探索和开展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项持久、艰巨的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同时担负着对人的教育责任,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家园共育的模式是世界幼教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将孩子培养成长,家庭要和学校做到紧密配合、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学生的使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和家校共育成为教育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钟香英 《教师》2024,(4):81-83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幼儿未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协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研究了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以确保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一致,并相互提供支持。在家园共育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阅读培养,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品德素养一直都是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认知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的品德教育方面,幼儿园、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担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品德教育体系建立和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安排,才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幼儿正向的品德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品德素养的因素,分析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总结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素养的策略和路径,希望有助于家园共育下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有其必要性。"互联网+"推动了"家园共育"的发展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方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印证了"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家校共育作为一种密切的合作模式,正日益受到关注。在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外,而是要求家庭与学校密切协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然而,实际操作中,家校合作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如信息传递不畅、家校沟通不足,以及学生在两个环境中的角色认同问题。因此,文章旨在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家校共育,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1家校共育的内涵家校共育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协作,  相似文献   

17.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园共育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共识。研究以广东省汕头市乡村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为调研对象,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家长对家园共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与家长每学期交流频率总体不高;家园共育活动形式和内容较单一;部分家长与教师对对方在家园共育中的满意度评价较低。为改善家园共育的效果,提出了以下对策:各地政府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家园共育宣传力度;重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更新乡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观念;丰富乡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与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园合作模式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共同培养孩子成长方面的重要性。幼儿园游戏教学是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家园共育策略指导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提升幼儿园游戏教学的质量,确保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营造更全面、更有爱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幼儿处于人生长途中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学习、生活范围主要是在幼儿园和家里。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知识,更多的教育来自于家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的成长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做好家园共育,能更好地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每个家庭的文化水平不同,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同,家园共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值得幼教人员不断地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对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是合作伙伴,是孩子奔跑的两轮、是孩子飞翔的两翼,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让两者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但是,在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