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阅读教学应立足于语篇整体,通过单元整体设计,提炼语篇主旨;整体推进阅读,优化课堂教学。阅读前,导读激趣,初步感知话题;阅读中,以读促学,深入理解应用;阅读后,情理融合,促进迁移创新,实现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导读设计说明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本课设计是对经典导读课中“感知风格型”这一课型的尝试。即以感知、感悟作品的特点为线索,在众多的作品中精心选择最经典又适合学生阅读的两篇,分别采用教师大声读与伙伴共读的阅读方式,发现共同的特点,并以随机穿插的“作家自我谈创作”与“他人评论”激起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认识,以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目的,激发起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同时渗透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的指点:整体泛读直觉感知与部分精读深度感悟相结合;借助想象与联想,进入文学的感…  相似文献   

3.
一、导读设计说明 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本课设计是对经典导读课中"感知风格型"这一课型的尝试.即以感知、感悟作品的特点为线索,在众多的作品中精心选择最经典又适合学生阅读的两篇,分别采用教师大声读与伙伴共读的阅读方式,发现共同的特点,并以随机穿插的"作家自我谈创作"与"他人评论"激起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认识,以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目的,激发起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同时渗透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的指点:整体泛读直觉感知与部分精读深度感悟相结合;借助想象与联想,进入文学的感性世界,受到精神的熏陶与文化的浸染;细心地体味吟咏精妙的语言,感受语言的意味与魅力;设计精美的阅读心得卡,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借助社会与情感能力理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以对话式互动区分课型实施,取得绘本阅读的最佳教学效果。文章以绘本《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分课型设计了导读课、推进课和拓展课。导读课初步感知,了解人物性格;推进课深入阅读,聚焦人物性格;拓展课在阅读延伸中践行,增强学生的体验,促使低段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获得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璐 《教师》2019,(9):64-6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但是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仍疑惑重重。为了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学会读好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探索导读课教学的可能性,文章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为例,探讨兴趣引路、方法指导、形象感知三种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英语绘本这一图文并茂的英语儿童读物引入,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英语绘本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导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以图激趣、以故事情节激趣、以微课促进教学等导读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普遍存在为考试而导读、缺乏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导读形式不够灵活、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名著导读课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名著教学的特点来设计与实施,影响了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效果,文学名著的教育教学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们尝试以学习者为中心,研究和设计名著导读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学习者为中  相似文献   

8.
黄玉霞 《广西教育》2009,(28):41-41
英语课文课前导读,指通过对课文设置一定量的、有一定层次深度的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达到预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利用课文课前导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玉霞 《广西教育》2009,(29):41-41
英语课文课前导读,指通过对课文设置一定量的、有一定层次深度的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达到预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利用课文课前导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刘薇 《家长》2023,(23):165-167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英语学习活动观,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对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视,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创设有情境、思维和价值的英语学习活动,以提升英语读写课的整体教学质量。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是学生输入知识的过程,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句型和语言表达方式,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写作则是学生输出知识的过程,是阅读的应用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设计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技巧,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作用,值得一线教师永恒的追求和探讨。本文从整体感知类、课文导读、拓展运用等几个方面谈谈阅读课文的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梅芬 《英语教师》2022,(14):97-101
分析现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实施面临的困难。提出利用导读案提高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以《黑布林英语阅读》丛书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导读案为例,探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案的设计。认为在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情,精心设计导读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等基础上,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它倡导的是以“组”为单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人于2010年3月申报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实践策略研究》实验课题获得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经过一年多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三种基本教学模式:整体感知(导读课)、部分体验(体验课)、整体感悟(总结课)之一的“单元导读课”作用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知,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4.
围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素养培养,注重以提高有效性为主线,突出导读案引导、任务合作探知和拓展延伸表达感知等策略运用,有利于彰显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激情。按照英语阅读有效性的发展需要,注重策略指导优化,使得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究中生成综合运用能力。探讨阅读有效性策略指导,有助于改变传统放牧式阅读和哑巴英语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六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以整体性思维来思考教学问题,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分析,优化组合,整体设计,以整体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单元导读课一个新的主题单元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对单元有一个整体认知,犹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时,教师引领学生整体式阅读整个单元则是顺势而为了。1.学习单元导语,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单元导  相似文献   

16.
与零散的单篇相比,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做好导读设计,引导学生走出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教学,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梗概,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带领学生精读选段,熟悉阅读方法;细化任务,与学生共同制订阅读计划。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一通览,并对接下来的分课学习做一规划."单元整体导读"从教材的单元导语引出阅读外国文学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交流快速浏览四篇课文的感受,从而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本单元采取单元整体主题教学法,由单元导读课、精读课、单元总结课等组成,按照"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教学流程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海洪 《英语教师》2023,(18):75-78+82
简要分析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阐述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内涵。结合实例,探究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激趣导读路径,提出联想激趣、预测激趣、以图激趣、设疑激趣等方式。认为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将整本书内容和学生兴趣点有机结合,使整本书阅读在激趣导读中层层深入,通过轻松、丰富的教学活动真正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学习本单元采取单元整体主题教学法,由单元导读课、精读课、单元总结课等组成,按照"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教学流程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