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节事活动往往难以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对城市形象内在含义的强调也不足.为解决这些不足,本文在媒体关系的视野中关注节事活动,总结出“城市媒体事件”的观念,以显示节事活动的调整方向.在一般节事活动的基础上,城市媒体事件应进一步强化五项要素的突出地位:内在城市形象要素、媒体关系活动及其操作人员、不可控媒体、媒体逻辑、日常媒体关系活动.同时这些也是城市媒体事件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利用大型节事活动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手段,可采取以下策略:主题事件的战略目标和城市发展品牌战略要统一,大型活动与城市文化的协调与渗透,通过公众人物与热点事件吸引注意力,借助多元化媒体手段进行传播.近年来厦门会展节庆活动众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的大型节事活动可以运用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凸显地域资源、传播城市文化、借助媒介事件等策略来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3.
谭园玲 《新闻世界》2013,(4):266-267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地掀起了节事活动的热潮,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重大节事比比皆是,节事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还使国家、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本文分析了节事活动带来的积极作用,更深入地探讨了节事活动传播效果的评估体系,以期提供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提升城市的硬实力或青国家的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文化形象和发展文化产业因此,政府如何利用大型国际活动的媒体平台来实现以上目的,是全球化新媒体时代综合性课题。本研究根据卡斯太尔的立体传播城市形象模式,以深圳2011大运会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为例,分析了深圳运用大运会媒体平台进行赛事城市推广策略,指出大运会新闻发布策划在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城市景观形象以及政府在境内外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四个维度上产生的有效城市传播效果。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赛事组织管理中政府新闻执政的改进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燕 《传媒》2018,(4):91-93
"玉林狗肉节"媒介事件可以从民间、官方和媒体三个方面观察舆情的话语逻辑与伦理表达:要弥合矛盾双方的情感和价值裂痕,减轻由于国外媒体偏颇话语而造成的国家形象受损的负面影响,传播主体要基于主体间性进行话语表达,同时建立与国外舆论场意义相通的媒介话语体系.本文将视角定位于舆情遵循的话语逻辑,以及各方话语表达中的伦理呈现,以期描述该媒介事件的话语图景,提出该采取怎样的话语策略,才利于有效减弱"玉林狗肉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涉及苏丹红的肯德基鸡翅、麦当劳薯条里的丙毒,到"红心"鸭蛋事件,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并很快成为政府、媒体、企业、公众和国内外舆论的关注焦点.2007年底到2008年初中日媒体集中聚焦的"毒饺子"事件,使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外交层面,涉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为例,探讨节事活动的传播特点,思考节事活动与媒体和城市营销的互动关系,认为重庆火锅节可以通过加强活动策划、密切城市营销、加大政府推介、注重媒体整合、丰富活动传播、增加互动传播、拓展人际传播、深化纪念品创意等传播策略,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打造品牌节事活动,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高方 《传媒》2015,(24)
本刊讯(记者 高方)11月22日,由新传媒产业联盟、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主办,以"万创更新"为主题的第八届新媒体节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每年一届的新媒体节自200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走过了八个年头,其标志性活动"中国新媒体年度盛典""中国新媒体创新年会""中国新媒体专家年会"等已成为业界的重要风向标.新媒体节由新传媒产业联盟、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发起,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为活动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城市事件的举办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推进和传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可以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商业文化、形象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城市事件对城市文化传播影响为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杂志和宁渡日报报业集团近日联合举办东南商报媒体行动研讨会,以"外来务工者节"为样本,研讨媒体的和谐理念、社会责任和民生情怀,探讨媒体如何利用社会资源,策划组织覆盖整座城市的大型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媒体视域下体育赛事的举办己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与展示城市魅力形象的有效方式。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构建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发展,成为城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从城市品牌的媒体传播效果出发,提出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利用媒体来向世界推广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媒体推广的角度,探讨了全球性媒体事件、文化宣传片、国内外大型政治事件等方式和策略,对推广中国国家形象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我们应顺应媒体发展的趋向,打造更加客观和成熟的国家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构正面、积极的赛事与主办城市媒介形象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目的之一。主新闻中心是大型赛事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是媒体运行的神经中枢。主新闻中心为注册媒体提供工作条件和后勤服务,直接影响赛事报道质量与倾向性。因此,主新闻中心应该进一步确立"服务先于宣传"的国际理念,建立独立流畅的设备设施系统、提供标准的信息服务、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为大型赛事媒介形象的建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唐绪军 《传媒观察》2014,(10):12-12
正我对这次"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有两个基本定位——第一,这是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次成功的大型事件宣传推广活动;第二,这是一次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下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的有益尝试。一开始大家对青奥会都不太关注,包括我女儿都不知道还有个青奥会,但总书记的讲话,将它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这样也逼迫着当地媒体有所创造,有所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奥。另外,作为主办城市,江苏南京也希望通过一个大型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城市风貌。而中  相似文献   

16.
彭瀚翔  刘英杰 《视听》2022,(4):170-172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大型事件之一,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从体育建筑、中国夺冠历史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强国的访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等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重点宣传.短视频建构了冬奥会中的国家形象,并促成了国家形象的媒介奇观化,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增强了观众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8日到12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这是浙江省级电视媒体举办的大型系列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最富特色的莫过于"集团开放日"。在开放日里,数以千计的观众走进了电视台。他们与记者、编导、主持人、媒体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零距离"交流。他们不仅可以观看电视节目的生产,可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19.
廖卫民 《新闻记者》2008,(11):13-17
2008年9月,在国际舆论对奥运会胜利闭幕和残奥会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对中国软实力和国家整体形象提升的一片赞扬声中,一起"奶粉事件"同时进入国际舆论视野,成为举国关注的公共危机事件.到目前为止,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企业、政府、媒体在危机应对时的基本概貌都已公之于众.但是,这起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还在继续,一些后续问题还在解决之中.  相似文献   

20.
营销创新的新模式:旅游事件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虎 《今传媒》2009,(12):126-127
旅游事件是指在旅游行为发生过程中,利用新闻热点、名人效应、体育赛事、大型会议、文艺演出、传统节日、节庆节事、民俗文化等吸引消费者眼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