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政治游说、清末王韬的政论文体,到梁启超的报章新文风,政论话题搭载现代电子媒介,产生了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政论片。本文从传播路径、传播平台、传播技巧、传播策略和传播规律等维度就十九大期间播出的一系列新时代政论片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政论片如何建构"政治认同",并就政论片传播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王薇 《传媒》2021,(3):71-73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音乐政论片《奔小康》在内容叙事上表现出了取材广博、大气磅礴、内容精致、思想深刻等特征,在内容传播方面遵循了短视频快节奏、大主题小切口、有真情有感染、新媒体新策略等逻辑,启发着更多新型主流媒体在产品形态、内容选题和传播方式上不断探索政论片创作和传播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融媒传播发展中电视政论片剪辑的重要性。以往对于从线性剪辑到非线性剪辑的理解“有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人员在艺术处理、创作手段、制作技术等方面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解受众的需求,剪辑技术是客观的,但是剪辑师有主观能动性,政论片的创作、剪辑,该如何跳出思维局限,不断迭代升级将作品进行更好的排列组合并传递给观众。  相似文献   

4.
陈丹丹 《东南传播》2021,(2):136-139
传递当前主流话语的电视政论片在观照现实语境、现实情感和现实创作倾向方面做出探索,与此同时也有需要提升的创作思路。基于阐释视角将新时代以来电视政论片作为文本对象进行话语分析,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文本对象的主题与影像叙事分析,来观察电视政论片中的语义与情感如何通过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影响,实现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转向,试图探索现实观照下社会个体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如何介入电视政论片创作,进而探讨政论片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社会建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7年9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九集大型政论专题片《让改革落地生根》引起较大反响,全网视频点播量累计2.3亿次,受到广泛关注。这部作品在创作上的新实践和新突破,为新媒体环境下政论片的制作与传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房慧萍  吴木坤 《东南传播》2021,(12):125-126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系列片是记录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中国奇迹的影像志.从前期策划,到设计叙述,再到制作呈现,创作团队须同政府、企业等相关各方深入沟通、密切配合,用纪录片的手法关注个体,用政论片的高度思辨论证,用精细的拍摄手法、巧妙的剪辑叙事和融合的媒体传播将民间故事的"柔情"与专题政论片的"阳刚"融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刚柔并济"的好作品,才能不负脱贫攻坚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7.
王奕淳 《传媒》2018,(4):68-70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政论片在政治传播中的优势与作用,认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集中出现的政论专题片实现了政治传播结构的系统化、内容呈现和传播渠道的立体化,以及政治传播的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凝聚民心、实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而且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进行对外传播.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论片在政治传播和国家对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有未有的冲击.河南广电全媒体应时而动,深入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在新闻宣传中攻坚克难、掷地有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该片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情""理""趣"元素,传播策略上坚持移动优先,...  相似文献   

9.
苏晖 《视听》2022,(8):52-54
六集电视专题片《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奉献的一部质量上乘、传播广泛、影响力大的政论性专题片。该专题片注重彰显时代主旋律,视觉表现有创新,声音选择画龙点睛,全媒体矩阵发力,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该专题片从文稿创作的系统性、画面表现的高水准、声音运用的准确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四个方面创新突破,揭示了电视政论性专题片创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邢浩鹏 《青年记者》2020,(12):80-81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形势的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认可并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新传播手段的发展也激发了传统大众媒介集中利用自身资源与人才优势,生产出"广而精"的优质评论类内容,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政论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相似文献   

11.
电视政论片由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相结合,以特定的主题为表现题材,具有鲜明的思辨性。《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播出的历史题材政论片。本文以政论片内容为出发点,分别从叙事手法、摄影技巧、对白设计等方面深入分析,为政论片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满熠 《视听》2016,(6):22-23
电视政论片可以视作报告文学的衍生物,也可称之为电视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功能的放大与文体的延伸。电视政论片是传统的报告文学与新兴电视的一次有意义的联姻,组合的结果把报告文学的功能成几何级数地放大,用蒙太奇等电视艺术手法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大众传播的目的。电视政论片,作为电视专题片里较早出现的一个种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度的理论修养、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地方台制作政论片要适应地方党委、政府的需要,要具有极强的政论性,要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议论或评论贯穿全片,情理交融,把党的理论、政策形象地表现出来,准确阐述观点、真实表达内容,政论片所反映的是真理,它所运用的事例,不论是历史的或现实的,都必须真实可信,不能有半点虚假。政论片运用多种电视手段,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使观众看得懂,易于理解。语言凝炼、内容生动、形象感人,逻辑性强、引人入胜,切忌空洞呆板,简单生硬的说教。2011年6月,在盘锦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盘锦广播电视台制作了大型政论片《向海》,《向海》开阔的认知视角、精选的历史画面、宏大的叙事结构、深刻的解读论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浓墨重彩地书写盘锦市向海发展的崭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政论专题片一直以来都是宣传主流思想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政论专题片也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8集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通过图像修辞、声音修辞、宏大主题的个案切入、融媒体跨屏传播等路径,从视觉到听觉、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实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跨越全面再现,而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记忆的参与、回顾和创造,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深刻认同,这正是政论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台湾电视媒体的政论节目热潮绝对是世所仅有。像这几年来引发风波最多的两个政论性节目《2100全民开讲》与《大话新闻》,其收视率之高,对政治(特别是选举)事务的影响力,让研究电视传播的专家也跌破眼镜。许多夫妻和家人因看电视政论节目而吵架,朝野政党人物也花不少时间猛批政论节目,由此形成了台湾电视政论节目、选民、政党三者之间微妙的互动与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纪实片呼唤真正的的真实──十六集历史回顾纪实片《伟人周恩来》创作谈冯东我们经过近三年的采访制作后,十六集历史回顾纪实片《伟人周恩来》(以下简称《周》片)终于同观众见面了。一位观众在看后评论道:“它不是政论片,不是传记片,每一个观众都似一个寻访者,身临...  相似文献   

17.
一篇政论,就是一面旗帜。政论是传播真理、批驳邪说的强有力的舆论工具,起着革故鼎新、激浊扬清的巨大作用,说它是“射程最远的大炮”,是“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恐怕是当之无愧的。那末,好的政论的无穷魅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要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好的政论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阐述党的纲领路线、方  相似文献   

18.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而政论更是党报评论的标志性文体,作为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政论文章承担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引领舆论。在新时期的传播环境下,做好政论文章,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才能彰显党报特色,也才能让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走得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专题片又称电视纪录片,是用真实的环境、真人真事等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原生状态来反映、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或表现创作主体的见解与情感的一种纪实性作品。电视专题片依据不同内容、题材、风格可分为政论片(8集电视专题片《与时俱进新党章》)、人物片(《永远的小平》《女蓝日记》)、风光片(《东方大峡谷-怒江》《黄河》)、科教片(《宇宙与人》、《赡养老人与遗  相似文献   

20.
台湾电视媒体的政论节目热潮绝对是世所仅有.像这几年来引发风波最多的两个政论性节目<2100全民开讲>与<大话新闻>,其收视率之高,对政治(特别是选举)事务的影响力,让研究电视传播的专家也跌破眼镜.许多夫妻和家人因看电视政论节目而吵架,朝野政党人物也花不少时间猛批政论节目,由此形成了台湾电视政论节目,选民、政党三者之间微妙的互动与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