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影叙事学和休闲学理论,从叙事元素、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三个角度探析该电影的休闲叙事策略,从基层的感性娱乐,中层的审美意境,顶层的诗意生活三方面提取休闲叙事成功因子,以期为同类型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蔚 《东南传播》2018,(3):23-26
医患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有研究认为媒体报道具有放大效应,在无形中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然而,电影媒介具有寓教于乐的优势,其独有的视觉呈现和叙事结构能否在医患关系传播上另有作为?本研究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为例,重点分析体现医疗过程且能凸显医患关系的三个重要场景:诊断、病情告知、查房,在此基础上探究该电影在医患关系呈现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今后医疗题材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都市爱情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究其原因,与它在电影生产的各个方面对全球流行文化的把握有关。因此,文章以华莱坞作为视角,探究都市爱情电影与全球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借此为华莱坞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具体从四个层面展开:小妞电影与都市爱情电影内容特征之间的关系;明星模式、粉丝文化、电影营销与全球流行文化;电影对都市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的建构;中产阶级的想象与"神话"的常识化。  相似文献   

6.
电影承载着文化;好莱坞电影和华莱坞电影作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直观象征符号,即使表现相近的主题,也会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本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通过对《当幸福来敲门》和《海洋天堂》两部影片的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影片都热衷于塑造"母亲"退场语境下的"父亲"形象,重点刻画坚强和富有责任感的父亲精神,并常常以"父亲用美丽谎言保护孩子"的情节深化主题;然而,两类影片分别以欧洲文化和儒家文化为主导,在父子相处模式、教育方式和情感表达方面都体现出较大的旨趣差异;此外,跨出"父子"的主线,进行文化延伸,依旧可以看到"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和"强调集体互助"的"社会扶持"之间的文化差别。  相似文献   

7.
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一起共同构成了华莱坞电影的核心部分。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下,华莱坞文艺片日益没落,大批文艺片阵营的导演转战商业片。然而,在国际市场华莱坞商业片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冲击国际电影奖项屡屡失败,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东方文化深刻载体的文艺电影却时常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这一现象引发了华莱坞导演的反思与转型。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影片《白日焰火》和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归来》都在中国内地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后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侯孝贤导演《聂隐娘》等文艺电影陆续入市。2014年被视为华莱坞文艺电影的复苏之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剪辑艺术手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进步。文章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分析了蒙太奇剪辑手法在电影当中的运用,并详细阐述了音乐与剪辑艺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袁志丽 《传媒》2016,(12):64-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播技术的提高,消费文化也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普及和深化.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使消费行为不再局限于自身生活的需求,非生产性消费欲望也亟待满足.在注重符号的占有及操控的消费环境中,许多文化产品不再具有精英属性,开始成为“消费型”的大众文化.中国的喜剧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消费文化特征.在消费型经济驱动下,电影市场急剧扩张,电影产业也趋于开放和多元.面对中国电影整体上升的新趋势,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品,如何满足市场的商业诉求和观众的心理诉求,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发挥文化产品的艺术魅力成为国产喜剧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喻琴  宋长亮 《今传媒》2016,(5):94-95
影片《夏洛特烦恼》的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开心麻花的品牌效应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人物角色、剧情模式、审美风格等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整合;影片中经典流行音乐表达了人们集体的怀旧情结,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易于建立影片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电影《搜索》以一位都市白领不给老人让座的事件所引发的社会讨论作为主线,探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伦理危机。虽然该片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但是该片的背景与现实社会极为相近,它所反映的网络传播现象,对当代社会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锐 《编辑之友》2017,(8):106-112
曾经的数字新闻网站翘楚《赫芬顿邮报》如今正从网媒弄潮儿的位置跌落,步入“中年危机”.文章运用竞争优势“新钻石模型”,从内容生产、受众需求、人力资源、企业战略策略、关联网络、机遇方面,探究《赫芬顿邮报》陷入“中年危机”的原因,为新媒体时代中国传媒出版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优势,规避其中陷阱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囧”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囧",本是一个生僻的汉字,为何网民对它推崇备至,喜爱有加?甚至成为了标榜个性的90后以及开展网络营销的商家竞相追捧的对象?语言文字作为最大的象征符号系统的这一特征,为以"囧"流行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研究引入了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索绪尔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出发,对"囧"流行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解读,并对网络流行语等网络文化所产生的争论进行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高旭 《东南传播》2013,(7):90-91
《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的三人组合徐峥、王宝强、黄渤在岁末给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喜剧的盛宴,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内地票房的奇迹,引起了观众、电影界以及影评界的热议。缘何一部小成本喜剧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响与收益,其"囧"又会使谁冷静思考。作者将对这部"正常"的喜剧电影的"不正常"发烧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妓女作为社会边缘人群,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经典文学表达中,都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当电影开始关注这一人群的命运时,恰恰是整个社会变迁和观念革新的动荡时期,这在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显现得尤为突出。社会现代性进程中的妓女如何被影像建构和呈现,沪港电影的分析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宇辉 《新闻前哨》2021,(3):109-110
体育电影作为体育与影视的结合,通过电影的形式将经典的体育赛事和典型的运动员经历展示给荧幕前的观众,既让观众看到运动员们光鲜背后的刻苦又传递了健儿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体育精神.国产体育电影《夺冠》作为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自上映以来,得到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夺冠》电影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主题叙事的...  相似文献   

17.
和磊 《东南传播》2011,(9):29-31
媒介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甚至会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成为国家实施霸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伯明翰学派重要的媒介研究之作《监控危机》,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在《监控危机》中,霍尔等人通过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媒介是如何迎合国家统治的需要,国家又是如何通过复杂的意识形态的运作而赢得大众同意,并进而重新获...  相似文献   

18.
张爱娣  康瑶 《新闻世界》2010,(8):237-238
本文分析兰州石化的七次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媒介、公众的作为,探析其不足之处,以此为突发事件管理和传播控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蕾蕾 《青年记者》2012,(32):67-68
《搜索》中的网络暴力分析2012年7月6日,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正式上映,该片改编自唯一一部入选"鲁迅文学奖"的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影片以一个小的社会事件,经过网络媒体曝光、放大以后引发一系列社会反应,最终导致女主人公承受不了社会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为主题,直击网络暴力及其危害这一社会现实。博客、播客、微博等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播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媒体公民。帕特里夏·华莱士说过:"在面对面交往时,人们更倾向于赞同对方。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新闻世界》2014,(1):79-80
新媒体的产生和应用为传媒发展和企业宣传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结合新媒介的特征,衍生出诸多新的媒体宣传模式。在企业的网络宣传中,许多传播现象都与独特的符号有关,索绪尔等人的符号学理论对解析这些符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最大的化妆品特卖网络商城——聚美优品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企业网络宣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