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熊宁 《报刊之友》2013,(10):101-103
随着媒介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移动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移动电子媒介已然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也带来了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现实中的对媒介依赖的加剧,反映出移动媒体发展背后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马俊 《编辑之友》2020,(7):69-73
传播媒介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的物理形态,从而影响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和方式。移动媒介作为媒介迁徙的主要承载者,会影响青年亚文化文本及形态,促成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交融。而具有共同小众兴趣的青年受众会因新媒介的便利更易于形成群落,催生多种青年亚文化新场景,如分享亚文化、电竞亚文化、二次元亚文化等。青年亚文化新场景的繁荣,反过来吸引移动媒介关注视频分享亚文化、关注亚文化社群经济、关注亚文化多元议题。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无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是在受众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中将透过媒介的"高频化"使用、"器官化"发展、"奴隶性"依赖这三个方面的表征,深入探析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讨媒介依赖之于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兴晨  刘雨 《新闻传播》2023,(16):42-44
移动媒介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转向,突破了传统媒介对城市形象建构的表征范式,创造性融入城市形象传播。进一步讨论如何讲述辽宁故事,统筹多方话语力量,锻造辽宁文化软实力,使其更易于理解、便于传播,对于辽宁城市形象重塑与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梳理辽宁媒介意象的流变为切入口,总结出辽宁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移动媒介时代下辽宁城市形象的重构及传播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花 《传媒》2018,(2):88-90
公共音乐教育是高等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相对传统,不利于教育受众的认可度发展,而移动媒介的普及为教育渠道覆盖、教育模式和内容创新提供了条件.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媒介的公共音乐教育改革研究,探讨了移动媒介应用于教育活动的价值,并提出受众发展、工具创新、教学内容优化等建议,以期为公共音乐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线网络应用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标志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巧、便携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与互联网媲美的信息服务,将人从电脑前解放出来。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与运用也改变了传媒产业的格局与组织结构,使媒介融合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再一次革命,这将为人类搭建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提供宽广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介自身优势的发挥,营销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交叉融合的微妙变化。探索和预估行业生态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移动媒体的媒介使用空间具有移动性、私密性与透明性的特点。移动性在延展媒介使用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空间彼此的侵扰;私密性使物理空间更安全,为媒介使用主体多样性的媒介实践提供可能;大数据技术则又让移动媒体的使用空间具有透明性,可进一步规制媒介使用主体多样性的媒介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网络传输技术的深度发展,移动流媒体的视频直播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重新构建了信息的传播模式,改变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直播门槛的降低,UGC新闻视频直播正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未来的新闻制作也朝着智能化、移动化和交互性方向发展。但是,就当下的媒介环境来看,媒体的响应机制交叉,整个体制还未完全构建起来,资讯直播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公交移动电视作为移动受众最广的新媒体之一,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迅猛.然而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兴媒体,公交移动电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制作粗糙、节目单调、广告插播频繁、视听环境较差等,这些都将对公交移动电视的继续发展造成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分析受众满意度数据,对公交移动电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讯媒介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手机移动通讯网络的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手机——移动通讯媒介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广告人一直梦想把广告做到消费者的旅程中和家门口,现在移动电视媒介正在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从理论上来说,移动电视属于分众传播或称小众传播媒介,它不是面对普通大众进行传播,而是面向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使得广告能够更精准有效地聚焦目标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媒介投资效率。移动电视的商业价值正在被快速开垦。据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和营业收入在2005年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用户满意度测评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移动搜索用户满意度测评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利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论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分析模型中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关系,为移动搜索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评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测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移动有声阅读平台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行为特征及影响用户对平台使用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移动有声阅读平台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用户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构建移动有声阅读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利用Excel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利用SPSS验证模型。研究发现,有声阅读平台的使用受到性别、年龄和学历影响,且用户偏向于在碎片化时间听取用时较短、浅显有趣的内容,此外,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对移动有声阅读用户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圈层分化是人际传播所建构的群体认同下的强链接作用,其既利于维系人际交往圈,也是过度媒介化的结果,是移动社交下所衍生出的显著产物。在移动社交时代,人际交往主体对固化的人际交往圈所具有的双重性具有明晰的认知,才可能由内而外地建构自我,了解"主我"和"客我",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层叠效应,移动支付既是社会建构也是技术实践融合的产物.它不仅表现在行业的变革,也为新的产业提供了基础设施,支付行为和媒介实践都因为彼此的参与而发生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当前的支付行为和媒介实践已经密不可分,甚至互为前提.通过考察作为媒介实践的移动支付所交会的三种意义,认为在技术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将自身的利益投...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功能正在经历从“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远程传输工具”到“塑造社会文化、维系公共秩序、传播特定思想的大众化媒介”的重要嬗变。这一变化映射着广播媒介“身份”的意义迁移。本文以移动互联作为社会语境,读解广播媒介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革命最先导致的是媒介的革命,4G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快速、稳定、兼容的特点,使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更即时、迅速、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其广泛发展与应用将导致媒介形态的转变,这些变化表现在终端和内容生产等方面。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倾向,移动媒体从工具化时代进入娱乐化时代,视频社交移动终端的兴起,媒介使用标签和社交圈子来实现内容的大规模定制,这都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媒介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而发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