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突发危机"成为社会重点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突发危机管理,建构良好的组织形象,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如何做"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语言语用问题。本文以2010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白宫发言视频为分析对象,基于陈新仁(2013)关于语用身份建构的理论探讨,分析危机语境下美国总统的身份建构情况,并具体阐释其语用身份建构的话语实践类型。  相似文献   

2.
“银发浪潮”来的同时,社会呈现出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污名化”并轨的文化症候,老年认同出现危机。文章以构成主义为立场,将老年身份视为媒介建构的产物,以批判话语理论为进路,研究老年何以成为今日之老年,即其身份在媒介话语场域下如何进行意义生产,并实现从年龄身份到弱者身份再到“坏老人”的身份转向。通过对危机之下老人不“老”的抗争话语进行批判分析,揭示媒介、话语与身份的权力交织,以期探究老龄社会下老年身份的解困。  相似文献   

3.
网络参与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它正在重新建构人们的集合形态.网络参与形成了虚拟共同体,本研究认为,网络实现了多元文化社会,实现了以"我们"为标识的虚拟政治话语,这些"我们"是以政治派系进行区分的,新的媒介技术拓展了人们的社会身份建构方式,形成网络参与的差异化后果.  相似文献   

4.
毕文佳 《东南传播》2014,(11):53-56
本文通过对"6.7厦门BRT公交车爆炸案"交通危机的案例分析,首先,从政府微博、政府新闻发布会、政府应对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危机处理方式和影响,发现当地纸媒是政府沟通的选择和手段,笔者以《厦门日报》为研究对象,将突发事件的相关报道做了框架分析,分别从政府形象重塑、社会关爱关怀、安抚补偿稳压、责任归属反思分析了政府对公共交通危机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最后,运用双重话语空间相关理论,从官方话语和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来研究媒体对舆论引导的责任与反思,以《厦门日报》两篇社论为例,总结得出了政府引导下的传统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报道中应当对事件进行中立可观的报道,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应当减少风险而不是成为风险,而这对于报道中政府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华 《今传媒》2012,(1):22-23
随着公民对知情权、信息自由的关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壁垒,政府发言人就成为联系国家和国际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和中介。由传统修辞者演变而来的现代发言人,其"施事话语"的效力是国家政府"授权"的,国家的"象征性资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作为政府代言人的话语的权威和有效性。而发言人的个体修辞能力和个人形象又反过来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二者的关系是互为的。  相似文献   

6.
余越  李名亮 《今传媒》2012,(9):20-22
微博因其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正吸引一批知识分子以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参与到公共话语权中。但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让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显性。为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充分利用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并借助微博,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8.
黄金英 《今传媒》2024,(2):112-115
网络问政平台作为网民与政府对话的新模式以及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成为网民喜闻乐见的反映诉求的途径之一。本文对网络问政研究进行了述评,对网民诉求话语语用身份建构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网络问政实例,提出网民应在反映诉求时建构有效话语策略、选择合理语用身份,从而有效提高问政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吴斯 《东南传播》2023,(4):104-107
社交媒介中女性话语从抵抗“女德”到制造“男德”的系列话语实践引发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当前社交媒介中女性话语的生产逻辑是以父权话语作为参照,构建一套与之相对的话语体系。其隐含的性别二元论不仅使女性话语不仅无法摆脱潜意识中的父权话语阴影,还使女性陷入主体性缺失的危机。通过对两性间的平等与差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女性话语需要以性别公平原则为指导,建构多元话语体系。而为了实现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女性间需要进行视角互换和“横向政治”建构,还需要男性加入,共同重塑当下仍由父权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交媒介“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方言新闻节目在弱势群体话语建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过对方言新闻《拉呱》中相关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所做的内容分析,发现方言新闻节目对弱势群体的话语建构体现了地方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对抗;易于强化受众对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未能与政府话语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2):46-53
本文将意义生产与解读和社会建构论相结合,探讨农民工面对当下的社会意义系统,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身份认知、自我身份建构。本研究以W大学一个建筑工地的23位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使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得一手资料,并以农民工纪录片《阿拉民工》作为焦点小组访谈中的研究工具,探究了同属纪录片"被记录"群体的农民工如何解读农民工纪录片,以此为中介来审视他们如何看待自我身份。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用三种"去他者化"的话语实践策略再建构了其主体性身份,即对"农民工"命名和称谓的消解、以主体身份质疑纪录片的文本结构、创造自身话语来消解主流话语中"农民工"身份的意义;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仍然被"隔离"或"吞噬",无法摆脱其"他者"身份,在这种境遇下表现出对尊重、平等、归属等精神内核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立足于危机传播理论,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研究个案,从报道形式、主题框架、事件归因、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危机传播模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议题上的媒介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深度效能的策略路径:应注意进行事件潜伏期的环境监测和危机预警报道;加强危机蔓延期的沟通协调功能和恢复管理期的社会反思功能;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等。最后对媒体建构下的施工方和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策略问题作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采用什么话语策略来建构国家身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要立足于全球化视野,以"和"的理念,巧用国际规则,拓展国际我们的话语空间;要科学设置话题议程,采用事件性叙述框架,用真诚的态度,树立中国话语权威;要采用多种话语手段,多种传播渠道,全方位展现中国,追求公平的国际话语新秩序。以此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态度,进而建构自己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身份。  相似文献   

14.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代公共关系进入中国以来30年间CSSCI来源期刊中119篇政府公关研究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其所研究的内容与引文情况做了历时性的详细考察,并结合中国公关史相关著作中的年鉴与政府公关的实践历史,尝试还原了全学科视野下中国政府公关研究发展的宏观脉络与整体图景。本文提出我国的政府公关研究需要克服话语分裂与学科壁垒造成的"内卷化"危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塑精英共识是政府公关的最高目标,而对其实现途径的探索也应是未来政府公关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档案馆扮演的社会角色日趋多样化,需要通过话语的建构加以体现.档案馆话语的构成要素包括话语平台、话语对象、话语内容和话语权.在建构话语的过程中,档案馆必须加强自身话语权意识,真正实现档案馆工作由"档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并积极建构能体现自身价值的话语内容资源.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软实力博弈、话语权争夺的重要筹码。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的现状与挑战为现实依据,在"两个舆论场"的视域下对比传统媒体舆论场、新兴媒体舆论场的话语建构特性,通过融合互补机制的建立,弥合传播盲区,优化国家形象话语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迅速蔓延与话语纷乱给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化解公共危机带来新的挑战。以新媒体时代纷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为背景,本文为地方政府如何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及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提供良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