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诗经》告诉我们:西周时代民间恋爱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通过约会,建立感情:《邶风·静女》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鄘风·桑中》篇:“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互赠信物,缔结感情:《卫风·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召南·野有死麕》篇:“有女怀春(?)士诱之。”大胆追求,寻找“伊人”:《秦凤·蒹葭》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湖回从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鄘风·桑中》一诗,是“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历代学者争论不休.其实该诗更多的是敢于大胆直率表露男女爱情的情诗,文章从卫鄘风俗近、男女幽会之地以及男女相悦之诗几方面论述了该诗的情诗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支颂扬先妣的优美赞歌──我读《桑中》牛福林自汉儒以来,几乎所有的《诗经》研究家都认为《庸风》中的《桑中》是一首“刺诗”,而我的观点正相反,认为《桑中》是一首颂诗,是周人颂扬先妣的优美赞歌。诗不长,为讨论方便,先录于下:桑中(《诗经·庸风》)爰采唐矣...  相似文献   

4.
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今人与古代诗文愈来愈远愈来愈隔膜,古文中的常识有时也会成为阅读的障碍。例如古代室内四角(隅)都有专名,根据《尔雅·释宫》,西南角称作“奥”。门在室的南边偏东,从门口看.西南角是视线的死角,所以《释名·释宫室》说:“不见户明,所在秘奥也。”《韩诗外传》记载孔子的话:“窥其门,不入其中,安知其奥藏之所在乎?”现代汉语“深奥”“奥秘”都隐含了这一特点。西  相似文献   

5.
忆周师     
闫利军 《河北教育》2009,(11):48-48
我求学的路颇坎坷,而且命运乖舛、人生蹭蹬.年届不惑,还要汲汲果腹之资,大概属于庸庸碌碌的人了。《史记·酷吏列传》:“九卿碌碌奉其官,救过不瞻.何暇论绳墨之外乎?”还有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相似文献   

6.
引言:三个古老的谜题谜题之一:老子怪异的形上思想体系有无源头?若有,何在?在楚文化?在兵家文化?在历记成败、祸福的史官文化?谜题之二:西汉京房易学八立体系,透彻玄冥.浩瀚深阔.有无来源?《易经》革卦六二云“己日乃革”.似乎与民纳己有关.但有它解,且只此一例.谜题之三:今本《周易·说卦》云:“天地定位。山译通气。日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根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后之.又以止之.见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激之。“帝出乎震。齐乎器.相见乎成。致役乎坤.…  相似文献   

7.
“三不知”源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说的是晋国的苟瑶准备率兵攻打郑国.苟文子认为晋军对敌情不了解.不可贸然行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里的“三不知”是对事情的经过全然不知的意思,今天我们常用它表示“什么都不知道”,如“一问三不知”。除此之外.“三不知”在古代戏曲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含义。  相似文献   

8.
以《金楼子·箴戒》中的“青金铅带”为线索,考察《南齐书·东昏侯纪》中的“青薛金口带”,发现其实为“青蓑铅带”之误;据《金楼子·立言下》中的“而况裘乎”得出《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而”字后确乃脱“况裘乎”。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逻辑结构杨东林刘勰的《文心雕龙》向被称之为“体大虑周”。就其体系之完整,结构之严谨而言,实为我国文论史上绝无仅有。在《序志》篇中,刘勰对自己论文的体系结构做了表白:盖《文心》之作也,本手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  相似文献   

10.
“以……为”式既可表名词的意动用法,亦可表名词的使动用法,而许多人(包括一些语言学家)却不明乎此,他们误认为凡用“以……为”式来训释的名词皆为意动用法,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故有讨论的必要。下面试举例说明:(1)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韩愈《原道》)(2)然则君何不相之?(《吕氏春秋·期贤》)(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4)孟尝君客我。(《战国策·赵策》)(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面五句话中加点的名词是意动用法,还是使动用…  相似文献   

11.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可乎 ?”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  相似文献   

12.
1.《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遂摔琴断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其中《流水》一曲曾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写诗作赋如此,我们研究数学试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这句话也可以作为研究数学试题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4.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15.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人《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天下篇》在总论部分对“古之道术”的基本评价,就是“无乎不在”。“古之道术”是指五帝时代的神巫之学。由于神巫之学的影响力深远,是后来史官之学与百家之学的源头所在,故曰“无乎不在”。明确“道术无乎不在”的真正含意,对于解决篇中其它难点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我不由得走进内心深处,以《三省吾身》为题,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生记住”的灵魂作一次深刻的盘问。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二省吾身: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我不由得走进内心深处,以《三省吾身》为题,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经.鄘风.桑中》的主题,学术界歧见纷呈。其中要以《小序》提出、《毛诗正义》申论的刺世说和近代学者提出的爱情诗歌的说法最有影响,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无法解释该诗歌的某些疑义。本文从"桑中"、"上宫"等词的训释入手,试图对此诗的主题做一新的诠释,认为该诗乃是原始高禖祭祀仪式与野合之风的遗存。  相似文献   

1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相似文献   

20.
水的趣用     
1.点点滴滴——时钟水在古代,人们白天用日晷测时,就是在阳光中立杆,观察它在水平面上的影子位置的变化来测时.但是到了晚上或阴天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研制出铜壶滴漏计时器,即水钟,又叫滴漏或刻漏.相传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滴漏,《初学记》中记载:“漏刻之作,肇于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在汉朝,汉官仪上也记载:“宫中夜漏未明,三刻鸡鸣,卫士候于朱雀门外,著绛绩专传鸡唱.”唐代诗人李益在《宫怨》一诗中写道: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