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教师在讲课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同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本质问题理解不到位。通过改革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适当展示西方美术作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他们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这两大文学分期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繁荣     
讲文学,你脑子中一定要有海量的知识储存。遗憾的是,在中学我们没有赶上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XX本文学著作”,读大学历史系也很少有选修世界文学史课的。因此,对外国文学史我们是“先天不足”。过去中学历史教材也曾有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但列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师也就懒得“劳神”了,后天也是没有补充呀!这次高中历史新课程将外国文学史列为必修三学生必学的内容,历史教师必须真诚面对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写作在理论方法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反思.其主要有三点:一是重新认识传统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划分;二是正确处理文学史写作中的文化诗学论与形式主义论之间的关系;三是重新确立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划分标准.只有正确处理了材料与理论之间的关系,20世纪的外国文学史写作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丰云 《现代语文》2008,(5):108-109
“外国文学史”是本专科院校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发展历史的课程,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时空跨度也非常大。可以说,这是一个学生张望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这扇窗子看到的风景,将直接决定他们对世界文学和文化的认知。因此,使学生能够获得尽可能真实、系统、广博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从而形成有深度的文学观念,就是外国文学史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宋珊 《陕西教育》2021,(3):14-15
如何将高校文学课打造为“金课”是当前文学课课堂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外国文学史课改为例,从“有效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互评”三方面强调,文学课程要遵循从基础知识普及到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滋养学生的美感与情感,触发和培养其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以期为解决文学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学即审美的“人学”,其本质是人类对生活与时代的审美反映,同时也是人类认知自我的艺术观照。无论中国文学,抑或域外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概莫能外。在中国迅速走向世界,世界迅速走向中国的当下,我们存努力学习研究中国古今文学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外国古今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不言而喻,其中包括外国文学史的认真研读和“与时俱进”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自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开设《欧洲文学史》课程并进行相应的著述以降,讲授和建构“外国文学史”就成为中国知识界的重要工作.而“外国文学史”著述作为现代学术制度的产物,原本是高难度的专业工作,需有出色的外语能力和文学史训练.对于现代学术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而言,这种学术行为本该是冷清的.但一些著名文化人物积极著述外国文学史,以图直接促使中国读者更快捷地了解世界,从而使外国文学史著述在1917-1950年代盛极一时,只有抗战岁月的一些专业学者,参与其中,并深知外国文学史著述之艰难,才使这一工作有所降温.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著分期疏议邢铁华(1)中国古代文学史或古典文学史的分期,大体有三种类型,反映出三种文学史著的“眼光”和编著方法。第一种类型,承认文学历史与社会历史有不同的发展轨变迹,文学演变史是文学本身的逻辑发展过程,它既受社会变动的影响,又保持本身的相对...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和亚非两部分)或《世界文学史》与《比较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促进该学科教学的深度改革,郑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教师们希望用笔谈的形式,写出每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经验,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由郑克鲁任主编,黄宝生、夏种翼、蒋承勇任副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外国文学史》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部编写工作历时五年,由来自高校和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五十余位专家参加编写的教材是我国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一个丰硕成果。《外国文学史》在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水平,展示了新的学术面貌。它仍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部分,但并未执意让它们在篇幅上平分秋色,前者约占全书的80%,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来看是大体恰当的。两个部分各自加强了“20世纪文学”和“近现代文学”(“2…  相似文献   

11.
外国文学史的构建必须与时俱进,"文学史"是历史的产物,当然要在历史中发展.面向21世纪重构外国文学史,应从文学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有机组成这一视点出发重新思考,克服西方话语的许多"自明"之成见.同时外国文学史要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跨学科"研究是文学原生态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引进比较法,特别是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建立"对话"关系,拓展文学的诠释空间,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栋霖主编的《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以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对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中外文学比较史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论述,并对中国当代文学追求自己民族品格的“创造性转化”努力进行了极富意义的探讨,实现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拓展与创新,也为中国比较文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贡献,是一部匠心独具、视野开阔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系统论著.  相似文献   

14.
"东方文学"在国内外国文学研究中历来是弱势群体,"东方文学史"的编写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除了模仿欧美文学史的体例和编排,在名称以及内容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通常意义上,"东方文学"包括亚洲文学和非洲文学,然而"东方文学史"里绝大部分内容是亚洲文学,非洲文学除了古代埃及文学和当代几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其他少有提及。此外,"东方文学"是相对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学"而命名的,不符"东方人"自己的立场。综合以上两点,故"东方文学"应为"亚洲文学"比较合适。研究"东方文学"的学者编撰的文学史各有千秋:除了集结了著者心血的优秀著作外,也有些编著思想陈旧,堆砌史实,互相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学史观,没有重视文学和社会、文化等之间的联系。历史在运动,文学史的编写永远都是进行时。  相似文献   

15.
程代熙以其坚实的文艺理论功底、渊博的中外文学史知识和熟练使用多种外语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做了深入的阐发,对西方现当代文论做了广泛的介绍,对新时期各种文艺“新潮”做了认真的辨析,从而为我国的文艺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重构的目的与手段、文学史的"真实性"本质、"外国文学史"的性质三个方面的论证,为"外国文学史"编写中的主观性辩护。跨文化重构是一种借权力实现制控的再创造活动,主体性介入是其必然的文化逻辑,是确保重构目的实现的重要手段,文化逻辑中的内在冲突是可以克服的。文学史具有主观真实性,这为跨文化重构中的主体性介入提供了可能。作为跨文化重构形式之一的"外国文学史",尽管其观照的对象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但其实质是对多国文学所共有事实进行的总体文学研究,属于文学研究范畴。作为文学研究,它所产生的就不只是客体本身的知识,同时还包括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二十世纪后期备受中国关注的外国作家之一,其创作广泛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昆德拉对存在的思考与探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史学叙事、表现深度和题材广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佤族是分布于云南西南边境地区的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一民族历史悠久而又有原始部落社会历史"活化石"的社会特点,佤族部落原始社会的民间文学比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文学显得更为粗犷、古朴和丰富。论述佤族民间口碑文学的社会历史内涵,并概括和揭示其多方面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民间叙事诗“四个四十”是外来文化在哈萨克民间文学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奇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兄弟民族文化对哈萨克民族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正是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开放心态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成就了哈萨克民间叙事诗“四个四十”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20.
对于汉语文学写作而言,1950年代是一个需要“面具”的年代,无论是大陆、台湾与香港,还是东南亚地区和欧美地区的华文文学创作无不如此。由于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巨大文化压力,迫使作家割断自身的文化历史联系而使其创作被驱入“悬置”状态。但是,一些作家仍然在时代共名与国家体制之外寻求突围,在历史转折的阵痛中寻找自己的作家身份。文章主要以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文学为研究切入点,深刻阐释了1950年代文学的“悬置”以及在“悬置”中突围这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