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搞好新课改,把其精神实质落到实处,我们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观点出发,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尝试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就其中的“启发探索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浅谈一下其思想和流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政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贴近学生的身边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不断设疑引思并迁移拓展,努力深化和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归纳上升为理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5,(1)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师教的有效性与学生学的有效性的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的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对教学过程的改变,需要从常规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着手,从细节到笼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本文以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细节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细节中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贯彻了新课改理念.但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20,(12)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人类生活的必备工具。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学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发挥主体意识。如果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鼓励学生探索、思考、参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按照新课程基本理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职业中学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94-95
数学教学,特别是职校数学教学,在实践中有很多困难,如生源差、学生不重视、教师不得法等等。教师应明确教师情感与职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注入"爱心"、"耐心"、"细心",以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王治东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丽英 《数学大世界(高中辅导)》2011,(1):12-13
数学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主题。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数学课堂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有效课堂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在对教师教学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探究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这要求教师理解有效课堂的内涵,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课堂环节;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赏识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