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的语言功底如何?来试试以下各题:1.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第24题是一道"对春联下联"题。它把传统的对课知识纳入高考试题,显然有别于近几年"句子仿写"题。这是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状况、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新题型、新方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该试题题干要求明确:"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联题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情境拟写式即提供一个情境,并根据情境提供上联(下联)。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写出下联(上联)或者横批。例1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对出下联。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下联:参考示例①佳音传神州, 世界震惊②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相似文献   

4.
1983年,这一年冯友兰先生与金岳霖先生都到了八十八岁,冯先生题联一付,贺金先生寿,这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下联是"论髙白马道超青牛"。"米"字可分解为"八十八",故八十八岁有称为"米寿"的。"茶"字可分解为廿和八十八,故一百〇八岁称为"茶寿"。上联表示祝贺,并以茶寿相期;下联是指金先生的学问,表示推崇。公孙龙著有《白马论》,"论高白马"是说金先生逻辑分析的水平高于公孙  相似文献   

5.
乾隆皇帝擅长对联,且常藉此戏人。一次,他乔装打扮,与大臣张玉书在一处酒楼饮酒。席间,乾隆乘着酒兴指着一位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联:"妙人儿(儿)倪氏少女",要张玉书接对。这上联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联,张玉书一时苦思莫对。没想到,那歌姬在一旁随口答道:"大言者诸葛一人"。此联句将"大"、"诸"二字巧妙拆开。乾隆大为赞赏,命  相似文献   

6.
一、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后,运用对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这也是锤炼学生语言技能的一种好形式,如下题,是针对《核舟记》进行考查的。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②上联: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福建泉州市中考题)参考答案: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二、品味语言魅力对联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对偶手法,强调两两相对,讲究语言的精练含蓄,这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运用水平的测试。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下联…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正幽默笑话忘记端午节古时端午节,私塾先生没收到节礼,问学生什么缘故。学生问了父亲,回来说:"我父亲忘了。"先生说:"我出上联与你对,对不好要挨打。"他出的上联是:"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荣。"学生对不出下联,怕老师打骂,哭告其父。父亲说:"对子出错了,尉迟荣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禀告老师,先生笑道:"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就忘记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16页上说:有一副对联--上联"玉龙吐宝庆吉日",下联"金凤含珠贺新年",挂倒了.该文认为,上联应挂在右边,下联应挂在左边.(这里的"左右",是指我们面对着门的"左右")认为这种张挂方式符合人们读写顺序的人还是很普遍的,比如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也是这样说明的:"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相似文献   

9.
属对训练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第24题,是一道给出春联的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的试题。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传统的对课知识纳入高考试题的新的尝试,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或许有人认为,"不就是个'句式仿写'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续对对联",显然有别于近几年的"句子仿写"题,它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状况,实属语文试卷考查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第八题是对联题。试题如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可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诗句,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破天荒地出了一道对 联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虽然语文课本中没有对联的文章,但是对联作 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艺术的独特 瑰宝,语文试卷里理当有它  相似文献   

12.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  相似文献   

13.
<正>2016是农历猴年,在我们绚丽多姿的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中含有"猴"字,读来妙趣横生。明代的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常用诗文、对联做武器,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短小,有位权臣便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出了上联让他对:"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句(锯)?"解缙不假思索,立即反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在座的人听了,皆相视而笑,那位权臣自讨没趣,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作声不得。  相似文献   

14.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说到对对子,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对偶”、“对仗”和…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11,(8):53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岁末,杭州西湖举办春节灯谜会,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和参与。当时,大才子徐渭也来西湖游玩,路过园门口的时候,徐渭见一群人拥挤在那里,看着一副谜语联的上联,苦苦思索,摇头叹息,一时都对不出下联。徐渭上前一看,只见那副谜语联的上联写的是"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下面还写着:"打一日常用物,并用一谜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于奇巧,使人难以应对,人们称之为"绝对"、"绝联"或"悬联",美名曰"片玉"。明孝宗于重阳节出的一个上联:"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阳。"句中"重九"、"重阳"意义相同,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九重"则为"重九"的倒语,指帝王所居,此联至今无人对出。  相似文献   

17.
1931年,陈寅恪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卷中加试对联,以“孙行者”为上联,征求下联。此题上联看似简单,但要对得工整并非易事。按对对子的要求,上下联必须意义、词性和平仄相对。因此,下联不仅要以某个较有名的人名应对,  相似文献   

18.
综观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可谓异彩纷呈。在“语言表达运用”这一命题上,专家的“试验田”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和创新点:对联题。它是一道让考生既要锤炼语言基本功,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大语文”题。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鲁晋豫冀皖赣六省卷24题)  相似文献   

19.
<正>从前有个姓李的姑娘,不仅貌美,而且很有文采,上门求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李姑娘放出话来:"本姑娘喜欢吟诗作对,今日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我就嫁给谁。"家中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也同意她这么做。李姑娘拟出上联,挂在自家客厅的南墙上:"长巾账下女子好,少女更妙。"这是一副拆字联。短短一句话,十一个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一段佳话。1933年7月,陈寅恪应邀为清华大学代拟入学考试国文科的题目。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记”.此外陈寅恪还拟了一道对子题,上联为“孙行者”.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道对子题后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