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管理最常见的、最广泛的一种权力,行政管理已成为国家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并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习惯,行政意识优于其他意识。随着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安邦的方略,对公权的监督和制约,尤其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已成为法制社会的要求和法制文明的重要体现。行政监督的成效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成果,关乎依法治国的成败,因此,加强行政监督、完善国家监督体系必然成为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这些不足,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行政监督不仅仅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绝对的权利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因而有力的行政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监督到位才能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驶相应的权.我们党和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行政监督工作.虽然我国的行政监督制度在实行以来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也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需要加以约束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应构建科学的监督原则,健全监督法规,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完善群众与舆论监督机制,优化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5.
浅谈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权力监督“生态环境”的分析,提出对党和党纪、行政和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法律监督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目前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成效和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有关国家权力监督的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行政监督在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监督取得很大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行政监督制度,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行政监督机构地位不高,监督主体未能形成合力,行政监督立法不健全,监督人员的合法权益缺乏有力保障,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全国人大在行政监督方面最高权威监督主体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人大在对政府的监督方面存在着“弱监”问题。文章简要探讨了人大“弱监”的主要表现,并着重对如何强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效能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行政监督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使行政监督权的责任者和执行者,即依法独立参与监督活动、享有监督权力、履行监督职能、负有监督义务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我国行政监督制度中,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行政监督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机关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行政监督,规范权力运作,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较为全面系统,但是不尽完善,"漏监"、"难监"、"虚监"、"不监"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有改革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合力和时效,监督不力的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界对行政效能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国外绩效管理实践和理论成果的介绍,对行政效能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对行政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行政效能监察内涵的研究,对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研究,从其他角度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研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行政监察,对于保证公民切实享有并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行政监察效能,建设清廉、高效、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依靠群众开展行政监察工作是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原则,但还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公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权力急剧扩张,威胁到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必须要在法治的框架内,通过立法权和司法权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4.
分权思想产生之后对西方政体产生了空前的影响,"权力制约权力"与权力行使的人民性的分权精髓对世界各国的法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严格分权的过时使人们接受权力混合的现实并没有丢失权力制约的本质,同时出于防止专权考虑的行政立法监督也充分地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民主性原则.文章试图从权力互控、制衡与民主行使的分权精髓出发,阐述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指出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划分并相互融合使行政权混入立法权的一些因素,是其中任意部门不能掌握所有权力,并形成利益的分殊,进而通过权力本身的分野而达到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论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抽象行政行为存在部门利益法制化、重复立法、越权立法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从进一步完善权力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强抽象行政行为中的民主程序、赋予行政相对人对所有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请求权、逐步确立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等四个方面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监察总体效能评价有助于促进监察人员增强效能观念、促进监察机关领导水平的提高、促进行政监察制度的健全完善、促进监察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应从监察目标、监察效率、监察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时应遵循评价量与评价质相统一、评价单项工作与评价全面工作相统一、评价直接效果与评价监督效应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行政权从这些领域退出,而是被分包给了经营者,并在服务契约中得以体现。因此,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应当覆盖到这种被契约化行政权。鉴于目前的监督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要求,必须建构新的监督体制,实现对契约化的行政权力的监督,并对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当前已开始普遍实行行政问责的新形势下,由舆论监督引起的行政问责会在一定程度上呈集中趋势。如何准确把握舆论监督与行政问责的平衡点,做到党政机关和新闻媒体各自依法履行职责,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话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行政立法及其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是政府职能强化的必然产物,完善的行政立法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维护人民的权益和法制的统一,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在种监督途径为: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特别是司法监督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