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四届全国书市上,人们对地方版图书的兴趣十分浓厚。广交会展馆二楼的地方版馆、沪版书馆、粤版书馆人满为患,工作人员为了不使书架“开天窗”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地方出版社的同志在窃喜之余,未免也痛悔自己备货时估计不足,中国出版界“地方部队”的异军突起早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十年前,当地方出版社刚刚拿到出书自主权——即以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科技类出版社引进版图书的数量逐年递增,但译著的质量却令人堪忧.这里指的"质量"包括翻译内容的准确和完整,也包含编校加工质量的优劣.据说有出版社让没有外语能力的人员编辑加工引进版图书;有些翻译公司则对专业知之甚少,如此以往,成书质量可想而知.提高科技译著的质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学术译著出版难是近年来我国出版界一个突出的问题。 以出版科技作品面较宽的科学出版社为例。该社自1954年建社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出版科技译著,直到1986年(“文革”期间除外),译著占出书总数的比例一直在40%左右。但从1987年起,译著所占的  相似文献   

4.
五月的泉城,百花争艳。朝阳洒满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王为珍的办公室,电话一个接一个,来访者川流不息,她却处理自如。就是这位干练而朴实的女性,率先在全国出版界设立了“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她同全社同仁努力拼  相似文献   

5.
正从20世纪起,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与国外多家著名的出版社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引进了大量权威医学著作版权。在版权引进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对同行有益。一、引进医学图书的好处很多国外的医学名著代表了先进的学术水平,并拥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我社引进的译著既有大部头的经典专著,也有小册子,它们各有所长。大部头的专著包括《格氏解剖学》(第39版)、《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9版)、《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等,这些名社名家的作品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了从基础学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专著于2002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者们和出版界值得骄傲的一大盛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7.
译著是出版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著的出版量大约占出版总量的30%。然而,译著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提高译著的质量,是每一个出版社都要面对的问题。针对译著屡屡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提高译著出版质量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2年度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评选”近日揭晓。评选活动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协办。由管理部门官员、出版界知名人士、社科与科技学术界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100余家出版社选送的近400种2002年度出版的引进版、输出版图书进行认真的初、复评,并报送有关管理部门予以审核,结果,有20种图书(含丛书)获得“200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10种图  相似文献   

9.
雷峰塔,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易经,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张爱玲自传小说《小团圆》带给读者的震撼余波尚在,其另外两部自传小说《雷峰塔》与《易经》又已"出土"(2010年9月,《雷峰塔》《易经》英文原著与中文译本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台湾皇冠出版社同时推出;今年5月,中文译本简体字版也由北京十月文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引发书业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链接2002年12月13日,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的“第15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发行工作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饭店落下帷幕。教育部社政司、大学版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以及各大学出版社社长近300人参加本次活动。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展会中唯一的数字出版开发厂商,得到高校出版界的关注。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近100家高校出版社负责人亲临书生展位,对“书生之家数字出版社解决方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纷纷提出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1.
继2014年“出版物质量专项年”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开展了2015年“出版物质量提升年”活动,可见国家对提升出版社的质量意识和出版物质量的重视程度.然而近年来科技图书翻译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笔者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接触了大量的引进版图书即译著的图书编辑加工工作.本文将重点介绍优秀译著的标准、医学译著质量不高的原因、如何提升医学译著翻译质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出版界装帧界享有良好声誉的全国地方科技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研讨会,已经走过了24年,至今仍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国内同类研讨活动中引人注目。不久前,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于国华主任致专函给研讨会主要负责同志,对这项研讨活动寄予殷切的希望。他在信中说,这项活动“已成为地方科技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在科技社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为,当前出版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一些出版社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出版社装帧工作的发展方向及途径值得认真研讨”,“建议将坚持这么多年的装帧研究活动的经验、收获、体会及其对…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一项特殊使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术著作包括国内学术专著和学术译著。但是目前,市场压力以及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严重萎缩,有的甚至没有此类图书的选题规划。对于学术译著来说,由于没有外部补贴、加之较高成本的引进版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争夺市场的竞争态势,有人把它称之为出版界的“围城”现象,即北京的不断向地方进军,而地方的出版兵团则纷纷到京城“落脚”。中央级的出版社充分发挥品牌优势、资金优势、选题策划优势,与地方的市场优势、渠道优势、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如建工社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  相似文献   

15.
一、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新闻出版署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经修改后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新闻出版署召开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进行贯彻。 二、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首批第1、11、30卷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在全国出版发行。 三、全国科技出版工作会议召开。国务委员宋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科技出版长期规划,建立国家科技出版发展基金以及积极稳妥地加强国际合作、合资办科技出版社等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为了充分地反映和展示高校出版社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出版领域取得的首创性成果,《大学出版》编辑部决定举办高校出版社“首创辉煌”(即“若干个第一”)征稿活动。征稿条件是:1在全国出版界第一家出版某学科的教材或学术专著(指填补了某一学科的空白);2在全国出版界第一家完成某一类出版建设项目或第一家举办某项出版建设活动;3某项出版成就的量化结果,居全国出版界第一位。希望各高校出版社和广大同仁对此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踊跃为本栏撰稿。我们将对来稿进行组编,陆续刊出。欢迎大…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出版社(局)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鼓励和扶持学术著作的出版。山东科技出版社于1988年6月,设立了“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从1988年起每年拿出5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高水平的科技学术专著出版。同年11月,泰山科技专著选题评选揭晓,由著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地方科技出版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方科技出版社的概况全国地方科技出版社是地方综合性科技出版社,它的主要任务是:出版各类科技读物,以传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介绍应用技术为主,兼顾科普性读物;以农村科技读物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并有选择地出版国内外科技专著及科技工具书。全国省(市)、区(台湾省除外)除西藏没有建立科技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宁夏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分别建立了科技编辑室外,其余各省(市)、区都建立了科技出版社。在管理体制上有的隶属于省新闻出版局领导,有的隶属于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出版总社双重领导,还有的隶属省科委领导,地方科技出版社职…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2日,全球首个大型同步出版项目——“重述神话”系列图书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北京和重庆三地同时举办盛大的首发式。重庆出版集团独家承担了该项目中文简体字版的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大陆惟一加盟这一世界项目的出版社,而中国出版界参加如此规模全球化合作项目尚属首次。而在刚刚结束的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重述神话》(三册)获得200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将代表中国前往德国莱比锡参加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重庆出版集团,这个今年4月刚成立的全新企业集团,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已成为中国出版界…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台湾解严,台湾社会在迈向工业化的同时也伴随着深刻的变革。这些必然要反映到出版界。从书籍开本的变化及彩色封面的兴起,到出版策划的全面引入,出版界进入了全面竞争的商业阶段。广告、直销成为发行的主要手段,一大批新出版社成立,许多传播机构及企业的出版社成为出版界的生力军。在一些出版社或倒闭或由盛至衰的同时,一些大出版公司开始崛起。文学出版社依旧占有重要地位,但译著已充斥图书市场,期间还伴着日本漫画的大举登陆。七十年代较具规模的出版社有正中、台湾商务、台湾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