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内部治理面临“班长”与“校长”、“人治”与“法制”、“个治”与“共治”的困惑,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淆失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导致了大学治理权力失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机制”作用,对大学权力进行有效制衡,在权力约束权力中,促进大学内部权力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其本质是如何在现代法治理念和框架的基础上达成对现代大学的善治。当前,在致力于提升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改革实践逐渐取得成效的同时,大学治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内在治理价值理性缺失的问题凸显,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法理基础的薄弱。从现代法治的视角出发,应对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大学治理的法理基础予以厘清与重构,明晰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塑造治理环境的公平性、提升治理权力的规范性以及实现治理方式的法治性,从而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06-111
我国的城市摊贩治理主要有突击式、区域差别化和城市网络化三种治理模式,但这三种模式都是政府单方管理摊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摊贩治理中存在的立法、执法和守法难题。城市摊贩治理可以考虑采取分权制衡的思想理念,促使政府、社会和摊贩市场共同参与治理,实现城市摊贩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省属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规模大、影响大,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治理能力是提升其水平的关键。研究发现受办学历史和办学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省属大学学科治理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利益相关者对治理有效性的困惑,对治理模式可行性的质疑和对治理外部压力多样性的焦虑。统筹推进省属大学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破思想困境;重视系统复杂性,提升学科治理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形成学科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治理既有成功经验又有鲜明特色,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文章对美国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包括对大学有效治理内涵的理解,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视角的演进,以及大学有效治理研究的维度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大学有效治理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从形式有效和实质有效两个维度考察我国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民主权利诉求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治理的形式有效性有待提高;治理改革应坚持效率取向,不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强化校级管理权力,提高决策自主性和决策效率,治理的实质有效性较高;大学应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社会效益成为评判治理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的主要路径是以争取更多自主权为核心,改革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外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内部治理是我国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由于政教治理失衡与民主参与失范,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陷入共治弱化的困境。我国民办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采用“分权”与“制衡”强化共同治理来突破内部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而优化我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现行大学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传统行政体系与传统行政文化的互动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使得我国大学治理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稳机制,容易陷入一种循环不前的状态。基于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失衡是其症结所在。治理权力之间越位、错位或失位的状态是一种相对劣势的均衡。究其根源,在于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公共领域对社会领域的侵犯,公共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冲突。因此,规范大学治理中各项法定权力的边界及运行,实现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劣势均衡向优势均衡转变,是现代大学治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可行尝试。  相似文献   

9.
厘清公司监察制度的学理基础,对当代公司监察法律制度,乃至公司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影响。本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为指导,论证了监事会作为公司制衡机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揭示了私法自治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是公司监察制度确立的两大法律基石;最后,本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分析了公司监察制度在治理结构中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有三个层面的矛盾因素非常重要,一是基本矛盾,即大学的办学水平、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矛盾和关键矛盾,即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对学校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矛盾;三是临界矛盾,即学校发展的某一时间对学校全局发生巨大影响、突然性的矛盾。当前大学治理工作主要是认识矛盾、找准矛盾、正确地解决矛盾,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战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完善机制和制度、构建和谐校园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的有效治理不仅借助于工具理性,而且需要一种价值理性,即公共理性。公共理性能够为大学利益相关者确定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建构一种平等互信的人际关系,以及创造一种共享的规则。在中国大学转型发展之机,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从根本上讲需要提升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区大学治理模式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形成的特殊产物,其主要法理根据是:源于内部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理念,来自外在的继承英国大学治理模式之传统和获得国家的宪法之认可。当前,香港地区大学治理存在两大法理冲突:在治理主体层面,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与国家行政力量缺位的矛盾;在治理方式层面,法治精神彰显与宪法治理疲软的矛盾。对此,需要在"一国两制"大前提下厘清大学内外部治理两个维度的法理根据,以实现政府"创造性介入"和修订新"大学条例"为进路,推进香港地区大学治理之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解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按照公司制的原则,建立一种分权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有效性与自主合法性脱耦的张力推动了挪威大学学术治理变革,寻求有效的自主成为其学术治理制度转型的主旋律.20年来,在效率导向的资源整合、质量驱动的产出保障、"条件性"财政资助的复合作用下,挪威奥斯陆大学与卑尔根大学学术治理改革显现出多元利益主体制衡、与政策规制同向共振、行政科层管理强化、整合的学术领导结构、注重学术产出绩...  相似文献   

15.
推动和完善我国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它的实质问题是建构可以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是各国政府和大学的追求,在大学有效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区分大学治理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并注意大学权力划分明确。大学学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协调高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发挥大学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以及制定并充分发挥大学章程在大学有效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移的趋势下,学院掌握的权力和资源越来越多,科学配置运行学院内部的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关系到现代大学制度的落实。治理主体多元参与、治理方式分权制衡、治理程序民主有效,优化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二元结构,五大权力系统和谐运作,是现代大学制度下学院治理的重要特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党政联席会议领导、班子成员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的"六位一体"分权制衡治理范式。要制定学院治理章程、提高学院治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科学分权并协调权力机构关系;推进信息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治理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大学治理依据治理主体、内容、方式等的不同可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围绕着大学办学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办学的权力、经费的筹措与分配、大学章程及规则的制定、大学的人事权力等形成了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间的关系,其关系的实质是大学治理权的分配和大学治理范围的划分。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关系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即间接影响的结构与直接控制的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调整大学治理结构成为不少国家大学改革的重要领域,大学治理结构以及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的调整方向、内容、方式等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资产权利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使得公司内部必须建立一套治理结构,使资产得以有效运营。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资产权利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前提下,规范出资者(股东)、法人财产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生产者(工人)相互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资产权利的委托一代理制,特征是分权与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利益不均衡、评价不统一要求大学内部治理必须遵循有限理性。大学内部治理的有限理性包含信息交换的有限性、权力行使的有限性、利益协调的有限性、评价标准的有限性。基于有限理性的大学内部治理必须实施阳光治理、开放治理、多元治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