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报社新闻版的编辑,我每天都在等待着那种看一眼就被抓住的新闻照片。如果在摄影部送来的稿件中能找到一幅这样的作品,我便觉得对整个版面的筹划有了一半的信心;如果一天里能有两三幅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我就真有点喜出望外了。 在我的案头上积压的照片有几十幅之多,都是失败之作。“矮子里拔将军”,已发表的一些照片也仍然是见了报的“矮子”。面对这些以反映企业活动、职工生活为主要题材的经济新闻照片,我想到了这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2,(9):52-54
<正> 最近,偶然翻出了在多年以前去度假农场拍摄的一组幻灯片,其中有不少好照片,但我对最精彩的场面——牛仔赶马的照片不是太满意。这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拍到,而是因为没有一张照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性”。于是,我用PhotoShop对两张底片进行了加工,合成了一幅出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幅在家乡西藏阿里地区拍的照片,画面是:伫立于灌木丛中的我,裹一件皱巴巴的皮大衣,两手叉腰,双目远眺,蓬乱无章的长发被高原的风卷成一簇。“整个一个流浪者”——这是照片给人的第一印象。而我,每当端详这幅照片的时候,眼前都浮现诸如“自在”、“充实”、“旷达”、“潇洒”这类生动的字眼,身心被一股暖流包围,油然而生对家乡的感激之情。的确,多年来家乡给予我的回报是多么丰厚啊!我的记者生涯就是从家乡开始的。1988年夏,我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西藏日报。到拉萨的第六天,我便以报社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去阿…  相似文献   

4.
我是很喜欢看《新闻晨报》记者丁志平的摄影作品的 ,因为“老丁的照片有思想”。可是今天 ,老丁的照片叫我有点犯难了。《新闻晨报》推出陈默的通讯《“课间禁令”催生“铅笔爸爸”》 ,报道上海有几所小学为了防止安全事故 ,向学生发出“课间不准擅自去操场活动”、“教室在三楼以上的学生 ,十分钟小休息不得下楼”的禁令。于是孩子们只能在教室内用铅笔、橡皮之类文具做游戏。报道配发了丁志平两幅“玩文具”的照片 ,一幅正面 ,一幅侧面。奇怪的是 ,男生女生的面庞上竟都洋溢着浅浅的、满足的笑。通讯的作者陈默本意在为孩子诉苦、请命 ,老…  相似文献   

5.
说长道短     
解放日报今年5月18日第7版《海外博览》中刊登的《我看到的胡志明市》一文,作者是美国人波拉克先生。文中试图客观地反映如今胡志明市的人情风貌。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这几年……”。可遗憾的是,编辑同志为该文配了一张照片“衣不遮体的越南少女”,居然是50年代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于1957年摄于越南的,原题为“战后”。据《海外星云》旬刊今年第8期封二对这张照片的介绍云:“这是一幅难得的写实作品,表现法国退出越南后,饱经战乱的越南人民又面临分裂的局面……,这幅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瞬间与永恒     
照片是一种直观记录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图片。进行照片档案整理工作近一年来,我从这一幅幅带着人间沧桑、世事变迁的照片中看到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虽然经我手整理的照片不下五千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组照片。 在我整理的照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平民生活的,自然镜头也没少瞄准上海的弄堂。弄堂——一个代表着上海平民生活的名词,相信每一个上海人都最熟悉不过了。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在,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觉得很遗憾。照片上的弄堂虽然是四五十年前拍摄的,而且也不知其名,  相似文献   

7.
今年某地“两会”期间,当地报纸上的一幅图片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睛照片上,一位女士正在伏案书写着什么东西。看女士身后的背景,像是在宾馆的房间里。照片的文字说明大意是,“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某某夜深时分还在入住的宾馆房间里写提案。  相似文献   

8.
版面工作失误很多,只不过见诸于报端的失误不多见。因为一张版样拼出后,要经过工厂校对组、版面检查组、版面组、社领导等几道关口把关,绝大部分失误都在见报前消灭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我想把这些“家丑”扬一扬,对自己、对同事、对广大通讯员来说,都可能是有益的。3月23日,军报三版在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组题为《黄河救人》的照片。因为是一组难得的现场抓拍照片,所以版面处理得很大方,用一幅大照片附带3幅小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可是,照片见报的当天,就有读者反映,这组照片可能是假照片,是事后摆拍的。因为从画面上看,落水儿童光着身…  相似文献   

9.
我刚刚涉足摄影领域之初,一位摄影界的权威人士在看一幅拍虚了的照片时说:“摄影,第一重要的是拍实!”  相似文献   

10.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间,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  相似文献   

11.
没注意从什么时候起,新闻出版报也挤进了热闹非凡的“周末版浪潮”中。拿到2月22日的周末版,一幅冠之以《九天揽月》的照片赫赫然将我吸引。远看,夜空中几点星辰闪烁,衬托着一轮似隐似显的圆月,一只手臂高擎,似要将那圆月揽入怀中;近看,原是4个队员昂首举臂,争抢半空中的篮球。显然,这个球非那长而黑的“猿臂”莫属,事实上,也确是他,又为巴西队赢得2分。照片的拍摄者是中国体育报记者郭延民。这张照片摄于1988年北京国际男篮邀请赛中国队对巴西队的一场比赛,照片上那位“揽月豪杰”是巴西著名的黑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幅颇显“大气”的照片,冶金设备“傻、大、黑、粗”的形象在他的镜头里竟然定格成一幅极具审美价值的图画:近乎完美的构图,壮观、宏大的场景,热烈而生机盎然的气氛.4月中旬,北京,这幅以《沸腾的车间》为题的照片以其创作者娴熟的光影技巧吸引了担任评委的京城摄影家们.  相似文献   

13.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14.
在我家珍藏着两幅字,一幅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另一幅是“乳燕出谷,鹰隼试翼”。每当我看到这两幅字,便使我想起了和范敬宜老师的一次刻骨铭心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我太太今年参加高考阅卷时被“封”为小组长。一日,一摄影记者匆匆走进阅卷点对她及小组成员说,“请小组长用手指着试卷,其他人靠近点,大家的眼神都往试卷看。”听太太回家聊及此事,心中有点不快。 几天后更不快的是看到7月16日某报A3版右下角的一幅新闻照片。因为其改版“动作”之一就是给新闻照片以更大的刊载空间,故这张大照片的视觉效果奇好。从照片上看,两位涂口红着盛装的女孩正蹲在菜地里笑。文字说明是:“百色革命老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彝族农民在地里管理蔬菜。”可是,我对这两位穿崭新民族服装(衣袖上新褶痕清晰可见)下地干活的“农民”越看越感到别扭。按生活逻辑推理,这种装束与其  相似文献   

16.
面前一幅彩色照片,使我不禁惊叹:那一团从长江波涛激流中飞出的浪花,咆哮着跃上蓝天,与飞架的彩虹融为一体,若明若暗地飘洒在高坝之巅,从而衬托出一幅金浪击天,大坝巍然的壮观场面,不但使葛洲坝更加雄奇,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张由新华社摄影记者花皑拍摄的《浪打葛洲坝》的照片,是怎样拍出来的呢? 我敢断言,记者若不是踩在激流浪涛之中,难于拍到这样的奇景。很巧,最近与花皑在北京邂逅,我问起这张照片,他却不在意地淡淡一笑,说:“没什么,无意中碰上的。”其实,无意中包含着有意,偶然中蕴藏着必然,  相似文献   

17.
最近陕西省某地发生森林大火,在救火过程中有9名干部群众遇难。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有家媒体用了这样一幅图片:某殉职干部的妻子拿着一只亡夫被烧得焦黑的手站在那里。图片说明是“某某的妻子已欲哭无泪”。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怕,太可怕了,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记者是想通过照片反映殉职干部牺牲的惨烈,从文字稿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未曾想到媒体会把状况如此具体化,真是“图不惊人死不休”啊!这让我想起去年香港艺人陈宝莲自杀事件。她跳楼自杀后,有香港媒体收买殡仪馆工作人员,拍摄并刊登了她死后的照片。这件事在香港引起…  相似文献   

18.
摄影记者应该下功夫拍好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照片又脱离不开文字的作用。文字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为照片提供“画外音”,两者相得益彰。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天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不可能成为新闻照片。“让照片说话”,是强调抓好新闻现场瞬间形象,拍出更好、信息量更大的照片来。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轻视文字写作。二、同一幅新闻照片,好的文字说明为照片增辉,文字平平也会使照片失去进力。三、文字可以弥补照…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20.
肖勇 《传媒观察》2006,(4):52-53
十运会尘埃落定,来自全国数以千计的专业摄影记拍摄了大量的体育照片,其中不乏令人回味的佳作。我拍摄的一幅作品《并蒂莲》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在高手云集的“尼康杯”十运会即时摄影大赛中荣幸地夺得最高奖——一等奖,这多少有些让我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