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德育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而且德育的多样性得到了广泛而生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周久志 《农村教育》2006,(11):48-49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饱受指责,这也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其中一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实效不佳与这一问题在理论认识上不清不够有重要关系。这直接戥响着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和实施。道德源于生活、道德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实践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理应是学校德育的根基和原点.  相似文献   

4.
英国学者奈杰尔·里斯纳尔在他的《影响力密码》一书中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在平凡中发现自我不平凡的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影响力,诀窍就是IMPACT(影响力),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密码,有了这些密码后,接下来就要激活密码,在整合中发挥密码的最大效应,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笔者借力奈杰尔的《影响力密码》,试图寻找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发挥影响力的活性密码。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宗旨似乎只有一个——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德育内容中心模式”,这与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严重地阻碍了德育内容的展现和学生的内化,造成了德育效果欠佳、作用不明显。鉴于此,笔者就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红 《贵州教育》2011,(12):7-8
德育,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我们的德育体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德育体育。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校德育面临着众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并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高校德育建设,做到与时俱进,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颖 《中国教师》2011,(24):61-63
<正>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德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传统德育中,教师作为道德权威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现代的道德教育理论与道德实践中,随着"学生中心"以学生为本"关怀学生"等观念由理论向实践的演进,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人们在将关怀的阳光洒向学生时,却忽略了作为德育主导者的教师的内在需求,忽视了对他们的人文关  相似文献   

9.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是相比国家、政府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言,成效并不显著,何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工作到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5,(2):71-71
1.“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2.德育生活化与德育政治化的矛盾;3.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4.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化的矛盾;5.“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6.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7.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8.德育工作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9.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10.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12.
在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切实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抓好德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相衔接的、具有鲜明的青少年儿童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安娜 《中国德育》2005,(1):63-64,79
“德育课程”是“课程”的属概念,是整个课程结构中与影响学生品德发展有关、执行育德职能的课程部分。  相似文献   

14.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反腐倡廉新实践,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新时期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反腐倡廉的必要性,从新时期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反腐倡廉的新实践中提出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科教兴国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发挥高等学校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弘扬时代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的“龙头”作用和“基地”作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将其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成了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应从中得到警示,充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并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思我们的德育,之所以实效差,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常常过分地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剪裁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重说教,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缺乏道德体验和品德内化,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背离了德育规律,因此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所以,学校德育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基于此,本刊编者提出了"生活化德育"的专题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生活化德育之路。该专题以"困境——出路——实践"为研究脉络,三篇文章构成了"生活化德育"的完整专题框架,为学校生活化德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以及社会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搞好课堂教育教学,更要重视搞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机构,往往被社会寄予厚望。但是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本身的负向功能、德育的迟效性、学校德育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当前德育在学校的实际遭遇,都决定了学校的德育功能必定是有限的。[1]既然学校德育的功能和作用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合理看待学校的育德能力?有学者提出,现代德育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并致力于其理论建构与现实建设。[2]笔者基于德育生态理论建构的视角,提出学校德育承载力的思路,希望这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包括: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及国内外学校德育状况等。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