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中心”(child-centredness)是一个为教育界人士所熟知的术语,然而在对该术语的涵义的理解上,却是见仁见智。据笔者查阅文献,对该术语的理解至少有40多种。为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内涵,本文将以历史的眼光考察这个术语的来龙去脉,并以寻求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本文的基本任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儿童中心”一词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内涵在哪些方面得以丰富?那些意义被丢失,或是被变革?在当时,儿童是什么事物的中心?儿童的哪些方面是中心?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儿童中心?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理解该术语的含义?追溯…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并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相似文献   

4.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  相似文献   

5.
追"源"溯"流"是人们发现事物规律,科学行事的重要方法。探索儿童个体作文的源与流,以及最终旨意,就是把握儿童个体作文的内在规律,"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1]的过程。夸美纽斯曾指出",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发的"。[2]本文即从"内发"的视角来探讨此问题。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生命实际上是由生理层面、本能和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循序渐进地“叠加”而成的。这个“叠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种进化和个体发育的过程。精神现象的脑定位研究和脑进化(发育)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设想。儿童生命的这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儿童的三重生命。  相似文献   

7.
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但其思想创生的机制——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并未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重读他的原著,从方法及方法论的角度触摸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卉 《快乐阅读》2011,(6):116-117
儿童作文贵在"童"字,难也难在"童"字,不是儿童写不出童心,童真,童趣,童语。而是我们教师的引导出了偏差。我们应当引导儿童作文向儿童生活回归,向儿童心灵回归,把原本属于儿童的话语权还给他们,以童眼看世界,童心去想世界,童真去感世界。让儿童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他们书写属于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夸美纽斯在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领域的工作是开拓性的,西方近现代儿童观念与教育观念的确立得益于夸美纽斯的奠基性工作。《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专门为年幼儿童编写的一本入门教材,它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以事物的自然进程与儿童内在自然性发展为基本线索,揭示出不同于传统儿童观念的"新儿童",具体表现为夸美纽斯对儿童观念的"破"与"立",即由"成人的"转向"儿童的";其次是他对儿童研究的推进,论述了自然的儿童与儿童的自然教育;最后他力图证实儿童在世界中的位置,即从"消极的弱小者"到"积极的重建者"。这就需要今日之儿童教育研究回到"夸美纽斯",寻求儿童与儿童教育学发生的近现代源头。  相似文献   

10.
欧盟为了促进各国基础教育的整合与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自1995年起实施了旨在整合和共享基础教育资源、提升欧盟基础教育质量的"夸美纽斯计划"(Comenius programme),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夸美纽斯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变“成人本位”为“儿童本位”,倡导儿童作文“随便写”,使学生的作文中充分保留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改变作文讲评的姿态,变单向的习作技巧指导与训练者为与“童年”积极对话的交流者,把看学生作文当作“听天使说话”,在倾听的同时,以长者的宽厚、智慧,对学生习作做“无痕指导”。  相似文献   

12.
“泛智”教育思想旨在“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事物”,即学习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萃的总和;“行动熟练”,即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且精练。“语言优美”则是指能够正确地运用多种语言。达到能善于言词,令人愉快。“泛智”教育思想为成人继续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遵循泛智教育内容之“认识事物”,拓宽成人继续教育视野;依据泛智教育内容之“行动熟练”,改革成人继续教育活动;借鉴泛智教育内容之“语言优美”,重置成人继续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14.
一、对儿童作文“生活化”的理论思考 文章,是客观事物、实际生活的反映。儿童作文过程的实质就是儿童将他眼中的世界,用自己的话真实表达出来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却无视作文的这一重要特性.在“快速、高效出作文人才”的短期利益行为驱动下,小学作文教学一度产生了一种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具体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即将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堂上对优秀范文的表达式形式的分析和传授。  相似文献   

15.
王红棣 《班主任》2002,(8):15-16
“灰色儿童”指的是班上那些不主动参与交往,成绩平平,得过且过,没有竞争意识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地发展呢?我认为,帮助他们设计一个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目标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深入了解“灰色儿童”的个性特点帮助“灰色儿童”设计合理的个体目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实际上是教学生说既老实又明确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即“爱”与“恨”)。我们都清楚,对世间万物的“爱”与“恨”就是激起我们写作的内在动因(即情感冲动),没有情感冲动是很难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的,除非是一些无稽之谈。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呢?  相似文献   

17.
请欣赏几篇学生自画自写的“漫画作文”:不如小狗放学路上,小强急匆匆地在大树下撒起尿来,真是大煞风景!一位女士牵着小狗走过来。“汪汪,污染环境,真恶心!”小狗说。大树忍无可忍,瞪着小强说:“这孩子真没教养!”花儿也不满地说:“连小狗都不如哇!”女士叹口气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瞧,这小男孩自己不讲公德,还连累了父母和老师。如果每个人都随地撒尿,那不是臭气熏天了吗?这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所以我要劝告大家:“地球是我们的家,卫生靠大家。”看,小强听了我们的话,脸红得像煮熟的虾子,急忙说:“我错了,以后再也不随地小…  相似文献   

18.
19.
“自然适应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正确的教育应该和自然相适应”是夸美纽斯孜孜以求的境界。他试图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由此开启了教育研究的世俗化序幕,赋予教育研究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以“率真”为主,以“真诚”为高,以“个性”为美,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作文就其本质来说,是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的内在精神与独特个性的自由呈现。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作文中描述喜怒哀乐,倾吐肺腑之言,叙述一念之差,吐露心中至爱,诉说烦恼忧愁,书写理想追求。发表主张见解,表现气质风度;用真话、真情打动别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彻底地消除作文中的那个社会的、共性的、面孔相同、个性相似的“假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