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在北京创刊,中央、部委领导薄一波、李德生、宋健、王光英、何光远、司马义·艾买提等纷纷题词勉励,中国科技界老前辈严济慈、周培源、卢嘉锡也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2.
1955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后,党和国家把知识分子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1956年,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提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薄一波同志在《若干重大决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已故总干事鲍格胥在国际知识产权界是独一无二的,不然,刘杲不会说他的辞世"给人以一个时代终结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滋芜 《科教文汇》2014,(10):I0001-I0001
去年,我们《美术教育研究》先后失去了两位重量级的顾问:黄澍、王伯敏。黄澍先生97岁仙逝,王伯敏先生90岁辞世。他们都得善终,走时安详平静,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相似文献   

5.
李泽民逸事     
早就想写一点文字,纪念研究生院的老同学李泽民.今年是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昔日同窗现已流散各地:得道的、发财的、仕进的、浪迹天涯的,也有过早辞世的,老李就已经去世两年了.  相似文献   

6.
我作为后辈与刘东生先生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科院领导要开展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张云岗先生(云岗先生不幸早于2007年5月26日辞世)和我一起去拜见刘东生先生.地点是在刘东生先生位于中关村的家中.  相似文献   

7.
曾思敏 《科协论坛》2008,(12):19-19
50年前,我荣幸被推选为正式代表,随团赴京参加大会,有幸聆听聂荣臻、陈毅、薄一波3位副总理及李四光、侯德榜、丁西林、范长江等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教授、学者的报告、讲话、致词。特别振奋人心的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及中央领导吴玉章、贺龙等同志,在百忙当中亲切地接见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也是由于参加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8.
杨杞  赵庆菊 《情报杂志》2004,23(2):123-124
王金祥先生对陕西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省内外图书情报、信息科学界的普遍赞扬。他的治学经历与经验对于我们从事图书情报事业及其研究也大有裨益。在先生辞世两周年之际编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9.
韩璐 《今日科苑》2007,(21):68-69
2006年12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肌梗死在家猝然辞世;2007年6月,侯耀文先生也因心梗突发而去世;仅时隔一个月,前辽足主教练王洪礼又突发心源性猝死……在公众感到此类"猝死事件"突然的同时,人们开始追问引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著名科学史家戈革先生于2007年12月辞世。作者曾在9、10月间戈革先生尚未罹病之时三次登门拜访。本文回忆了三次见面的场景以及所谈论的内容。这些对于了解戈革先生的学品人品,及其晚年的身体与精神状态等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健康银行需要随时加油“体量”饮品适需而生大有市场 青年演员李钰的突然辞世,再一次为人类的健康敲响了警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骤增、饮食结构不合理、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时刻都在威胁着人们健康的生命,人们也常常不自觉地,用健康和金钱进行着不等价的交换。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23日,宋美龄以106岁的长寿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寓所辞世,宣告了在中国近代史上宋家姐妹富有传奇色彩故事的终结,从此再无新章。 早在少年儿童时代,宋美龄与宋庆龄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论在家中或共同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塾,姐妹俩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利玛窦辞世整整400周年。为纪念这位将西学东渐的第一人,日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合作推出的《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中方精选了62件展品,着重通过服饰器用、文人书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他的夫人和子女在致江总书记并党中央的信中提出:“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一生为民族解放、国家振兴戎马倥偬、鞠躬尽瘁,直至辞世,仍心系人民,愿将自己的器官组织——角膜捐献出来,造福患者,其高风亮节深深博得国内外人民的景仰与爱戴。也许,有人会问,一位耄耋老人  相似文献   

15.
齐芳 《金秋科苑》2011,(14):16-17
虽然早知道王大珩先生一直住在医院里,但突然传来他逝世的消息还是使人震惊。7月21日,北京的天空阴沉沉的,似乎在为这位新中国科学巨匠的辞世致哀。王大珩走了,带着他对光学科学事业的热爱,带着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切希望,带着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6.
虽然早知道王大珩先生一直住在医院里,但突然传来他逝世的消息还是使人震惊。7月21日,北京的天空阴沉沉的,似乎在为这位新中国科学巨匠的辞世致哀。王大珩走了,带着他对光学科学事业的热爱,带着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切希望,带着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新华通讯社播发了~条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新闻: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老人因病辞世,享年94岁。这条消息的“新闻点”或者历史意义,显然在于它标志着从西周到清末,有着2700余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宦官制度及其遗绪的最后终结。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于2017年5月2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9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专门发文哀悼,称"他的辞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损失……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友好合作事业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这将是对布热津斯基先生最好的纪念"。美国媒体和智库的评论也很  相似文献   

19.
<正> 科技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些优秀人才英年早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扼腕痛惜,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从“基础”抓起。“基础”就是保证身体健康。不久前辞世的数学家陈景润院士经历,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当年陈景润不顾营养枯竭,多病缠身,置身斗室,拼死拼活攻下歌德巴赫猜想主峰(即“1+1”)前最后一个堡垒(即“1+2”),尽管他抱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究竟难在哪里?我国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位音乐天才是一对难得的知音。当得知钟子期辞世,俞伯牙因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再弹奏了,于是留下了知音的千古佳话。千百年来,历代名人都对知音难觅感慨万千。不仅如此,就连普通大众也有同样的慨叹。为什么知音如此难觅呢?好友圈子限制着知音大都来自于好友,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