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居易的诗论包括四个层面:一.本质论.认为诗以“情”,“义”为本。二,功能论,指出诗歌具有政治教化和审美娱乐等方面功能。三,创作原则,要求“为时”,“为事”而作,四,审美标准,以“尚实”,“尚俗”为艺术规范,这些构在了白居易的诗论系统,这一理论系统是对儒家诗论的重大发展,也把现实主义诗论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2.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声情”诗论是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诗歌的语言只有具备了音乐的艺术特性,才能更完善地表达人的性情。王船山诗论主张是深植于中国诗论的土壤中,发古人所未发,有独到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诗论的主要特征与法国象征派诗论的基本特点有诸多契合。通过对戴望舒诗论中的“诗情”论与法国象征主义诗论中的“纯诗”论的比较分析,试图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更深入理解戴望舒的诗歌理论与实践的演变,继而更好地了解中国“象征派”以及“现代派”诗论与诗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作,本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钟嵘的“滋味”说以其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确立了它在古代诗论史上的重要地位。此范畴揭示了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滋味”说不但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批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今天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7.
反思20世纪重诗轻赋或诗、赋混同的固有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以客观、准确地认识陆机诗论与赋论二者的辩证关系为探讨问题的根本前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陆机分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在曹丕并论“诗赋欲丽”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既是太康诗、赋革新的理论宣言,也是太康诗、赋文体观念进步的重要标志。陆机在中国谠史上第一次揭示诗歌在文学众体中“缘情”功能最为突出,追求“绮靡”的诗学思想,开避了太康诗歌“缘情”新时代;在中国赋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赋以“体物”为本,特重“浏亮”的赋学思想,从理论上正式宣告了汉大赋时代的终结,开辟了太康赋理论与创作的新时代。陆机诗、赋论都具有重要价值,不当厚此薄彼。朱自清先生并重陆机诗赋论的相关论述,也有待拓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也发表了大量的诗论,对于诗歌创作,他主张“好的诗是短的诗”,“诗当由灵感进出”,“做诗还在做人”,“今天的诗歌必须要以人民为本位”.这些诗歌美学思想,是郭沫若留给我们的叉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加以整理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黄宗羲的诗论置于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的长河中,以承传与创新为着眼点,从诗歌创作论、诗歌本体论、诗歌功用论与诗歌批评论等几方面对黄宗羲的诗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并对其诗论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给予较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论傣族诗歌》是我国傣族著名古典诗论.文章认为这部《诗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第一次从诗学本体论方面揭示了诗歌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以及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文章还进一步将其与有关的中西美学思想和古典文论进行了对比性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皎然的诗论中关于意境论的建构不仅在唐代诗论中极具代表性,而且在整个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意境理论中,皎然将禅之心境、道之意象、儒之比兴综合起来论诗,对后世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姜夔是南宋时期名词人、诗论家、他的诗学思想深刻独到,不同流俗。在诗的本体论方面,他不苟同当时盛行的江西诗论和理学诗论,倡导“诗缘情而绮靡”;在主体论方面,他众外在的技法到内在涵养、天赋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在创作方面,他不仅总结出一套颇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法、技巧、而且特别强调“妙悟”与“兴会”;在风格论方面,他标举“风雅”,但更推崇“自然高妙”。  相似文献   

14.
桐城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方苞之父兄师友许多都是杰出的诗人,方苞在其影响下很早便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兴趣,并且终身没有中断过诗歌的创作。其诗作流传不多,就目前所存诗作看来,可谓义正辞雅但韵味稍逊,因此其诗歌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作为一个文论家,方苞的诗论继承了传统诗论中“诗如其人”、“文以载道”的观点,重视诗人的经史根基和诗歌内容,又与其古文“义法”理论中之“言有物”一脉相承。方苞诗作和诗论成为后来桐城诗派的先声,值得学者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关“苦吟”诗派诗论的理论内涵进行了论析和探讨。中、晚唐的“苦吟”诗派的理论表述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背景。除了社会现状和诗歌发展阶段的因素外,诗人潜在的“自苦”意识是其深层的心理依据,而这一心理依据是与中国文士的传统人格观念密切相关的。在中、晚唐“苦吟”诗人的作品中,在关于“苦吟”的诗论以及唐代诗歌创作论的演变中,这一特点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28岁时凭着一个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悟性和对以往诗歌理论的审视,以其“书生技痒爱论量”的热情,创作了《论诗三十首》(以下简称《论诗》)。它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诗歌艺术主张,成为以诗论诗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谈“味”作为诗论历史审美范畴的美学内涵及本质、特征①胡建次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常有人以“味”论诗,这一现象,一直断续贯穿着我国古典诗论发展的始终,使“味”逐渐成为古典诗论的一个重要历史审美范畴。本文试图对“味”作为诗论历史审美范畴的几个主要发展阶...  相似文献   

19.
史月梅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4):44-44,45,46,51
以诗论诗,正式开始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后逐渐多起来,发展至北宋中后期方兴未艾。苏轼、黄庭坚都有论诗诗,和苏、黄长期唱和的李之仪也不乏论诗之作,且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文章即以李之仪的三首论诗诗为主线,阐释他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及对历代诗歌的评价,借以反映宋诗议论化、哲理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小海的诗人兼诗评家的双重身份使其诗论能够从“内视角”切入,形成自成一体的批评范式和别具一格的文论风格。小海诗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信息,尤其对“他们”诗派的追踪与研究,为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整体研究、诗歌思潮流派研究、“他们”诗派研究、诗人个案研究等,提供了丰富可信的资料和扎实的研究成果。诗论是小海的另一种自我言说方式,是对误读的修正动作,对读者与批评家能够起到反拨与引导作用。诗人的自我言说使其诗歌批评更具个人性、丰富性和层次感,为诗歌发展史的书写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史料价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