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业春 《教育评论》2012,(4):135-137
郭秉文从教育性质、教育主体和教育标准等方面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力主教育制度变革。在寻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改革取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的改革路径,以及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渐进式改革方略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郭秉文(1879-1969),字鸿声,生于上海青浦,著名教育家。清光绪22年(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学院;1908年赴美留学,三年后获乌斯特大学理学士学位,即人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学位,于1912年获硕士学位;而后继续深造,以《中国教育沿革史》一文,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教育界获得博士学位第一人。留美期间,他曾担任中国留美学生联合会会长,  相似文献   

3.
郭秉文先生是推动中美教育交流的近代巨擘,也是全面学习美国教育的先驱:作为哥大师院的第一位中国博士,他深受斯特拉耶、孟禄两位大师的教诲,其毕业论文也创下以中、英双语出版的先例;他还将考察美国教育的经验付诸其东南大学校长任上的实践.他是在美国广泛宣传中国教育的先驱:他以大学校长身份担任讲座教授,宣讲现代中国学,并确立其研究范式;在杜威、孟禄与中基会的支持下,他在纽约创建了常设性机构华美协进社,并代表中国主办费城博览会中国展.他率团参加国际图书馆会议暨美国图书馆协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万国教育会议,在当选临时副会长后又连任三届正式的副会长.从学员到观察员,从社长到副会长,郭秉文先生逐渐成为资深的国际教育界领导人,不仅树立了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更持续增进了中美的互相理解,不愧为中美教育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郭秉文的《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是现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通史。该书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西方教育学术范式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力求中西结合,经世致用,建构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作为20世纪初期世界教育研究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撰写通过的教育学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的写作模式成为此后同门蒋梦麟、胡适、陶行知等人撰写博士论文参考借鉴的样板。该书及作者的其他早期相关论著建立了现代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实际开启了中国教育学转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的进程,影响了一代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这40年间对郭秉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郭秉文创建东南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针领域,呈现出由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总结,由史实叙述走向史论结合,由思想研究走向原因探析的趋势以及历史研究与现实启示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局面。但同时亦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涉领域的空缺,引发当代研究者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6.
郭秉文"四个结合"的高等教育改革观强调的是适应与平衡,有其内在的思想逻辑。他以洞明世界之潮流、符合世界发展趋势为视野,以倡导国民之文化、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平衡协进、借鉴融合为方法,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明确提出自下而上的学术自主的改革主张,希望中国大学担负起发展文化的责任,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并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对当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一次有机融合与成功改造,形成具有独特性且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改革理论。郭秉文"四个结合"的高等教育改革观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在担任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期间,及日后从事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工作之时,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间交流,共同培育世界精神,以教育强国、以教育促进世界和平、以教育服务全人类的和平教育理念,它们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921年,郭秉文发起并创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是中国第二所综合性大学,它与北京大学一起是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在郭秉文校长的治理下,东南大学在“科学”方面的实力位居全国各高校之首,其工程教育的标准、内容、方法、目标、实施、教学上的“选科制”,以及研究、教授、推广“三结合”办学模式等都值得今人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秉文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极有特色 ,重视师资、学者治校、依托社会办学、学术并重、寓师范于大学等内容具有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重温郭秉文的这些办学思想特色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认为,要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认为著名大学不仅要成为国内教学、科研的中心,而且要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必将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文明阶段。而作为这一新的社会文明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更加依赖教育,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正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的核心思想。纵观近十余年来,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无不反映并持续不断地证明着: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韩德燕 《教育与职业》2012,(25):106-107
廖世承1892年出生于上海嘉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回顾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在日寇入侵、举国遍燃烽火的1938年受命组建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一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重新研究审视廖世承的教育学思想及学说,梳理教育思想,变革教育思路,仍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创建中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蔡元培与郭秉文于20世纪初分别变革和创建了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两所学术重镇,形成了"学分南北"的独特格局。作为留学回国参与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典型代表,蔡、郭二人办学理念的差异,可以视为德国与美国两种不同的大学治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碰撞会通的实践产物。探讨两位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在治理理念上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走向"现代性"的艰难历程,也可望为"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5.
郭秉文是民国著名教育家之一,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奠基人。他把教育分为"文字教育"和"实验教育",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由于以"修己治人"为宗旨,长期与政治紧密结合,遂重文字教育而轻实验教育。相反,民国新教育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应彻底改变为预备官吏服务的传统,转而为国民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而需要重新权衡两类教育的比重,改革相应的科目、教材、教法,完成新旧教育之间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史学科应受到重视,教育史工作应努力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应积极直接参与到教育改革之中去,而不要封闭长城民为历史陈迹后才去研究它。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党化教育是在"以俄为师"的过程中引进中国的。它的引进不仅使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学统几近中断,还直接阻碍了中国现代大学良性生态的正常形成,广东(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郭秉文等众多为中国现代大学建立殚精竭虑的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牺牲者。以政治逻辑替代并驾驭大学逻辑是党化教育的逻辑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中国社会因缺少真正的大学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逆向循环,这本身又成为党化教育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我国伟大教育家、思想家颜元(1635~1704年)逝世300周年,由本刊倡议的“颜元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一纪念颜元、研讨其教育思想,二研讨现代教育改革两大主题进行,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们相信,本次会议对于我国教育史研究,对于中外教育交流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刊从本期起,计划用两期集中刊发优秀的会议论文。兹将莅会领导、有关专家学者的贺词、讲话和综述荟萃一栏,作为开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郭秉文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杰出的育人成就享誉海内外,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个体参与日常生活之准备",而非"为官员生活预备";学校教育变革应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加强科学教育,传承本民族教育精华,更新道德教育内涵;大学教育是双向的国际文化教育,而非单一的西方或中国文化教育。其教育实践表明:通识教育是学习者通向成功之路;推进通识教育需融合中西教育之长;大学教育应通专结合;教学课程需保持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让尽可能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现代教育的改革,关心现代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