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1921年“信交风潮”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破坏性的一面,也有建设性的一面。破坏性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占主导的,建设性的一面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济中心性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行政区经济的“地方性”与生态经济的“区域性”是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我们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并制定都市圈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目标、经济生态安全目标和社会生态安全目标,探索都市圈生态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实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家庭经济活动基础之上。我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是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和群众生态消费需求所致。但是,广大山区和农村家庭经济相对落后,生态建设遇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因此,国家生态建设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家庭利益相协调,要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地方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要在维护和基本满足家庭利益的基础上动员群众投入生态建设,我国的生态建设才有牢固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与培育人才是互为前提又互为条件,两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当前,经济滞后地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振兴经济与提高人的素质,由相互制约转而为相互促进,如何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育的持续性,两者相互提供前提与条件,由此进入良性的的循环,这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一条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中国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双方之间既有同一的一面,又有斗争的一面,在同一和斗争中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性质,进程,矛盾的次要方面只有通过改变提高其自身力量,从而使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力量相对降低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必须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开发扶贫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有超值午餐,亦有超值职业;教师这一职业自有它超值的一面,有人人都尊重的社会超值,有修身养性的自我超值,也有经济利益之外的超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金融的虚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核心是“虚拟经济”全球化。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掌握其发展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阿坝州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与分区、植被类型与分区,植物种类和状况,提出了保护阿坝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对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生态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开发西部,其中文化生态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由于它的大学背景和在大学教育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其作为文化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正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此为视点,通过青海高校图书馆建设问题的个案分析,认为: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大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支持力度,重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建设中的桥梁 ,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为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机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树立低碳意识和倡导低碳消费密不可分,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应当在低碳型政府的示范效应下,强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觉醒,建立和健全低碳消费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观念上实现民众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文章从理论、观念、制度和实践几个层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场新的社会革命,必须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不仅涵盖生态领域、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国际政治、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因而要坚持运用系统抽象法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要矛盾,树立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从而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受到抑制,环境负荷得到削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推进美丽地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全面小康衬会的建设。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牛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体现,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重大课题。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二者相得益彰。当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确立生态文明的执政准则;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环境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农村生态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确立环境公正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实现农村基层政府的生态管理和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建设文明生态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内容来说,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从生态视角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秦汉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开发的高潮期,同时也是古代第一个灾害高发期。生态环境的质量大不如先秦,对生产生活产生诸多影响,有识之士为此各抒己见,形成的生态思想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系统探讨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时代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在理论上必须重新思考过去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和立场,坚持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实现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尤其是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在实践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经济结构调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实现生态化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