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心记不如手记”。不管采访设备如何先进,记好采访笔记永远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怎样才能记好采访笔记?简单的用一句话说清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采访时的客观环境、采访对象、采访任务,以及记者、通讯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和习惯的不同,记采访笔记的方法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遵循的。笔者整理出记者、通讯员记好采访笔记的六法,供同行们参考探讨。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采访中都很注意用眼睛观察。采访时眼睛观察到的东西很多,一般说与采…  相似文献   

2.
采访当中,记者和通讯员都希望采访对象有一定的透明性,以求能获得更多、更真实的素材与信息。但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大多是陌生的,彼此不认识;或者采访对象是参与官方接触的人,去采访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公事公办的样子,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记者、通讯员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要想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就要寻找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双方的心理接触点。采访音如果抓住了这些沟通双方  相似文献   

3.
材料≠事实     
新闻写作离不开材料。但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材料不等于事实。这是因为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可靠的,有不可靠的,有包含可靠成分同时也包含不可靠成分的。如果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把所有材料统统都当成事实,稿件见报后一定会出纸漏——失实,这方面的教训很多。那么,记者和通讯员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材料呢?一、了解事实,不能盲目轻信材料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这样一种认识,采访就是收集材料。他们到一个单位去采访,首先问人家有没有什么有关的材料。如果有,拿到材料就算完成了采访,回去后照看材料写稿。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出好的报道,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有人说记者采访“要学秤砣水下沉,莫学蜻蜒点水掠”,就是指的要扎扎实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是记者和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有经验有成就的记者都深深体验到,只有深入实际采访,才  相似文献   

6.
要善听(下)     
本文上部分,讲过记者和通讯员采访时要善听,现在再来谈谈善听还要辨真伪的问题。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和通讯员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采访时听到对方的谈话,哪些话可信,哪些话又不可信,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不好,会把不可靠的话当成可靠的话听,甚至会把假话当成真话听,如此写出的新闻报道,其后果是轻者产生片面性,重者会造成浮夸失实。在聆听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辨别出采访对象说的哪些话可信,哪些话又不可信,或者是哪些话有夸大之词,哪些话说出了真情……对  相似文献   

7.
深入最可贵     
新闻报道要深入人心,一个基础环节是:采访要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通讯员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不能深入采访,深入采访的实效如何,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良差、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行动以认识为先导。对于深入采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妨絮语几点。一、深入采访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不可逾越的必需手段。所有的记者,通讯员都希望自己采写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我们记者行当谁都熟悉、谁都离不开的话题。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来说,种类很多:如“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再如“新闻采访是一种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的注意力也逐渐聚焦于热点问题。在追逐热点问题上,新闻记者首当其冲,常常能及时反映热点问题,社会反响强烈。如果记者,特别是通讯员一窝蜂去追逐热点.势必造成控车和落马。1996年春.西安驻军、院校会战于黑河弓体工程。受领导指派俄随部队到工地采访。根据往年的情况,西安地区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要派记者采访,驻军部队、院校也将派新闻干事采访.而且各新闻机构的记者采访回去于当天或隔天便要发消息。作为部队的通讯员,如果采访了部队参加劳动的消息.在西安地区是无法及时发…  相似文献   

10.
讲好故事是记者的基本能力之一.作为地市级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发现身边的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采访到位并讲好?如何面对中央和省级媒体的竞争?本文作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上篇谈过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如何选择时机的问题,现在再来说说人物报道的采访该怎样选择时机。一些记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地说,采访人物报道选择对方认为方便的时机最好。如果记者(通讯员)不考虑对方的工作、生产、经营、科研、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情况,贸然闯去采访,除非有特殊的紧急采访任务之外,从采访时机来说是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周红斌 《军事记者》2008,(10):39-39
采访当中,记者和通讯员都希望从采访对象处获得更多、更真实的素材与信息。但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大多数是陌生的,彼此不认识,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记者和通讯员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要想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就要寻找一个桥梁或媒介,这就是双方的心理接触点。如果找到了沟通双方的桥梁或媒介,即找到了双方的心理接触点,就会造成一种心理相融的气氛,从而使采访对象能够接纳采访者,采访者也可获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和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易被忽视的一环──浅谈摄影工作记录四川联合大学新闻学院吴建新闻摄影田径流动性大,工作缺乏连续性,使很多摄影记者和通讯员忙于事务和日常采访,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作摄影工作记录。记者和通讯员每一次采访拍摄活动结束后,都应该作相应的摄影...  相似文献   

14.
记者、通讯员和采访对象交谈,如何尽快设法使双方感情贴近,打破拘谨气氛,进入诚挚的交谈,达到采访的目的。我从采访实践中体会到,交谈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而定。一、区别对象,因人而谈。记者、通讯员  相似文献   

15.
某日收到某报社稿费,凡6篇,计58元。妻子苦笑一下说:“稿费还不及你的路费呢。”我是浙江省舟山市某报的通讯员,对采访成本是深有感触的。通讯员有单位的还好,稿子发了除稿酬外,单位亦有奖励,采访中发生的费用,单位大都能报销。而对另一类通讯员,如我——无单位的“游民”,要报销采访花费何其难哟。不仅如此,由于通讯员没记者证等“大”证件,造成了通讯员与记者在采访上的不平等。要获得一些新闻线索、采访到位,通讯员要花费比记者多几倍的精力(本单位新闻除外),更不用说世俗的偏见,编辑在同一选题上对本家记者的照顾了。现在一些基层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记者、通讯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如政策水平,学识能力,采访艺术,写作水平等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看他洞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对人对事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即通常所说的新闻敏感。对于记者、通讯员来说,这是最关键的东西。如果不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缺乏新闻敏感,纵然有纯熟的文字功底,也很难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有些同志在新闻采访中,常觉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融洽不起来,深入不下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这些同志知识面较窄,不懂得采访对象讲的知识和专业,不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等。如果说古人称向外行请教为“问道于盲”,那么我们有的记者、通讯员去采访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领域里的专家,或可称是“盲者问道”。“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记者、通讯员和采访对象之间由于缺少共同的语言,而给记  相似文献   

18.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职业道德。通讯员虽不是专职新闻工作者,但也应象编辑、记者那样严格要求,遵守新闻纪律,讲究新闻道德。有些通讯员往往就因为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随意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是新闻学和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闻记者、通讯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 不会采访的人,不能算是一名记者或通讯员。采访能力低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能干的记者或通讯员。记者、通讯员的知识,百分之七、八十是在采访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或者是围绕着采访、在采访的触发推动下,积累式地取得的。记者、通讯员的知识,要跟着时代的前进迅速更新。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多、更快、更广地吸收新知识,  相似文献   

20.
县报动态     
山西省太谷县报一月中旬试办了一个有十八个公社骨干通讯员参加的训练班,学习时间是四十五天。前十六天讲课,讲解党报的作用、党报和通讯员的关系等问题.也讲解采访和写作的方法、语法修辞等;中间二十天是采访实习和编稿实习:最后九天是总结学习收获。经过四十五天的训练,参加学习的通讯员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学完后,报社聘请其中一部分人作为报社的兼职记者。报社在每个公社设兼职记者站,由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任兼职记者站站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