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称呼语也不断的丰富了起来,尤其是近几年,一些称呼语“帅哥”、“美女”、“哥”、“姐”便流行了起来。本文从语用学的三个角度: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对流行称呼语“美女”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语用特点并且指出如何正确使用流行称呼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对汉英社会称呼语有很大影响。对比研究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异同,既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称呼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有利于英语教师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作为一个简短而又敏感的语项最能反映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因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制约称呼语选择的因素,它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教学中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英汉称呼语的比较分析 ,探讨这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使用差异 ,指出正确使用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称呼语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汉语中的“同志”、“哥哥” ;英语中的“mother”、“madam”等。在语言交往过程中 ,称呼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词语 ,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身分角色、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而且实现了交际双方的感情交流。因此 ,如何根据讲…  相似文献   

6.
吴莉 《文教资料》2014,(31):114-116
当今社会女性称呼语“美女”一词流行,甚至有泛化趋势。本文从语言内部结构、现代女性称呼语发展、社会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作为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附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受交际和具体语境下现实指称需要等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乖”作为称呼语在交际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泛化现象。称呼语“乖”的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扩大了其指称范围和语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是人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位,职业上的区别而使用的词语。英汉称呼语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比较英汉亲属称呼语和社会称呼语,并试图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姓+称呼语”传达说话者起码的尊敬和礼貌,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称呼模式,但并非所有的“称呼语”都能和姓搭配面称。在影响“姓+称呼语”结构的因素中,地位、年龄、亲疏、音节等因素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高校官位称呼语的流行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官位称呼语接受和使用的自愿度有限,认同的反应性不好。“老师”或“教授”等称呼语才是真正通用或流行的高校称呼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