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法。为落实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主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将更可行的教学理念引进数学作业设计当中。基于此,本文聚焦“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准则展开剖析,着力于增强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满足感和学习成效等,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案实施研究,以期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1.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数学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喜闻乐见的故事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设计具有童趣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3.
“数学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数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发展,震撼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应该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数学应该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体现数学的艺术价值.”㈨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站在学生学习数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则会流于形式,甚至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那么,教师到底应该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5.
读《四川教育》第6期“课不像课,课要像课?”中的“作业不像作业、作业要像作业”后,心中颇有感悟。传统作业只着眼于巩固双基,只服务于各种考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重复。结果,学生变成了机器,变成了厌学的顽童;教师被枯燥单调的作业折磨得怨声载道。“作业”不仅没有促进师生发展,反而成了负担。作业真不该像作业,而应该像生活,应该让师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单调的加减乘除变脸为生活中的“数学日记”,学生害怕的作文变脸为“生活浪花”,每天的书面作业变为灵活多样的“新闻漫谈”、“电影评论”、“广告宣传”,任务性的作业变成…  相似文献   

6.
陈媛媛 《教师》2020,(4):58-59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发兴趣、把握“前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靠近“生活”、挖掘“数理”,教学生“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思维性。  相似文献   

7.
实践性作业让作业从“纸面”走向“地面”。立足于“双减”背景,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的现实价值。实践性作业是学生作业的一种新样态。“双减”背景下,我们应当适度减少纯粹的“纸笔作业”,而适度增加相关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包括操作实践性作业、调查实践性作业、探究实践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等。教师要借助作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趣味性作业,改变传统、枯燥、乏味、陈旧、低效、单一的作业内容。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积极创新、积极优化,立足“双减”政策,综合分析学生认知基础,设计出个性化、实践性强的作业内容,让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指引学生主动完成作业,达成对知识的巩固、迁移及内化,借此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而后聚焦“双减”政策,探寻了趣味作业的设计策略,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且高质的作业内容,以期获得更为愉悦的作业完成体验。  相似文献   

9.
作业,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被“代代相传”。但传统作业的形式与内容机械呆板、封闭僵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为了适应课标新理念,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在生活化、趣味化、自主化、开放化上下功夫,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一、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要用到数学。为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从备课和课堂教学两大方面入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李海兵 《教师》2011,(13):42-43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是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基点和起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理解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要想“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就必须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日记,使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姿 《河北教育》2005,(15):24-2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日记”也渐渐成为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常用的形式之一。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进而使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话虽然是针对整个教育而言,但是我认为,它也给初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不是筛子,更不是“英才教育”.因此,教学中必然有一部分数学上的“慢生”出现,我们应该向他们倾注爱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获得该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的数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人性化教学应该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中.下面仅以我对数学作业的人性化批改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学业压力,为学生创造了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落实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传统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存在一些不足,如作业布置方式单一、内容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等。随着校本教学的理念被提出,教师需要在“双减”政策下设计多元化数学校本作业,充分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教师持续关注作业设计的创新性,旨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需遵循“双减”政策要求,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和完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为此,文章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卢德志 《学周刊C版》2014,(12):114-114
作业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爱上作业、做好作业,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之一.教师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的、学生喜爱的数学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本文主要着重从实际教学中对作业“生活化”设计和评价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杨艳婷 《新疆教育》2012,(5):119-12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舌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号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的教学方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促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周记”是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作业,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等方面的重要载体.“数学周记”使双休日数学作业“变脸”,达到知识应用掌握与心灵沟通的双重效果.通过对学生激发兴趣、指导写作、科学评价等让“数学周记”作业落到实处,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了师生心灵沟通,优化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减负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