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丽敏  汤门佳 《教师》2013,(9):48-50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采取“主题式学习”这种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在提出问题并概括其意义的基础上.从“主题式学习”的概念理解教学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主要途径——实践活动,评价手段——资源库,从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主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做了探索,希望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让生活走  相似文献   

4.
当前,品德课程呼唤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展了"发展性教学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用发展性眼光使用教材《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计划中的一门综合活动课程,与以往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这门课程理念新、综合性强,在呈现方式上采用模块化,突出问题式、探究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和空间。我们在使用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时,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着眼于教材的发展性和学生的生活性,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具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这一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开展直接体验性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理念,《品德与社会》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  相似文献   

7.
于秀明 《成才之路》2012,(18):68-68
《品德与生活》课侧重青少年的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与生活》课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强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要创设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设计评价方案,检测学生发展,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活动课程,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个总目标,必须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而品德与社会教学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促进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而在以往的思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封闭式灌输为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道德教育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改进封闭式教学框架,努力注重构建体验教学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山东教育》2014,(11):51-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努力使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体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曹雯 《生活教育》2011,(6):76-7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自主性发挥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其主动发展的目标。为此品德和社会课要积极创设多样化的"自主活动",破除教学枯燥说教  相似文献   

12.
华军 《小学生》2013,(8):77-77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地优化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教学,较好地理解道德观点,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些探究。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于语文课,它有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特点。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旧课程的局限,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此,本人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教学,其宗旨是在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为品德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的品德课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有效的活动便是学科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6,(25):109-110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培养个性健全的人”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应该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途径,以学生小组合作为形式,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发挥品德课程实效性的关键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在学生乐于接受的丰富活动中,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心灵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起到能导致行为的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主动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教学,经过多年的尝试,认为教师执教时应铺垫好探究基石,及时捕捉探究生成,把握好探究梯度,拓展探究空间,以促进学生品德探究学习的达成。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品德与生活》课而言,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才能落实课程目标。教师的主  相似文献   

20.
陈亚 《家教世界》2012,(18):76-77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因此,品德教学中,应创设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